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奴隶制)是殖民地财富的唯一自然基础。”
材料二 “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殖民者在各地的罪行。(2分)
(2)哪国殖民者率先开始了罪恶的奴隶贸易?依据材料二,分析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5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殖民扩张的认识。(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万历元年到崇祯十七年(1573─1644年)的72年,从葡萄牙、西班牙、墨西哥、日本等国输入中国的白银达到一亿西元以上。这个数字仅指海舶输入申报之数,至于走私或私人带来还未计算在内。巨额的白银输入是以巨额的商品输出为条件的……
又据统计,从康熙三十九年到乾隆十六年(1700-1751年)的51年间,从西欧各国进口的白银达到6 800多万元。──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 清统一台湾以后,曾开放海禁,并于广东澳门、福建泉州、浙江宁波和江南云台山设立海关,作为对外通商的口岸。但后来由于西方侵略势力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廷又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下令封闭其他口岸,只准在广州一地通商……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不需要从外国输入大量商品……而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强盗在中国沿海各地的种种侵略活动,也不能不引起清廷的严密注意和防范。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三 在欧洲盛行重商主义,重视现金的时代,英人认为这(贸易逆差)是国家的巨大损失,即发现鸦片大有销路,遂全力以赴。──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请回答:
(1)简要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势。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形势的主要原因。(3分)
(2)清政府对于对外贸易采取什么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3分)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对华贸易的形势持何态度?采取了什么对策?(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已平,高祖(刘邦)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史记》卷30
材料二 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后汉书》卷46
材料三 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治本(务农)者少,游食者众……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至,则安能不为非?──王符《潜夫论》卷1
请回答:
(1)概括西汉初年政府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3分)
(2)政府推行这样的商业政策是出于什么考虑?结合史实说明政府是否达到了其目的?(3分)
(3)评论这种商业政策对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2分)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2分)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2分)
(3)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4分)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柳永是宋代著名词人他在杭州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词人在杭州有可能见到的是
①富商凭借丝绸生意一次赚了上万两白银,商人家生活殷实
②市场上大宗交易都使用交子
③富商的家里摆放着一件精美的青花瓷
④杭州城里市场上摆满了绫罗绢纱,特别是织锦图案精美,美轮美奂
⑤在街头见到阿拉伯商人市场上讨价还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