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

A.与美欧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D.与美欧进行经济竞争

 

B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C和D的陈述仍然停留在经济领域中,而从材料可以看出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以此为基础和条件,进而要求在国际新秩序中发挥作用,即可说明它要成为政治大国,所以C、D两项错误,A项只是对题干意思的重复陈述,排除A,答案为B。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   )

A.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B.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C.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D.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查看答案

1972年中日建交,数年后小泉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走入低谷。2006年10月安倍晋三来华访问,最近因日本“国有化”钓鱼岛使中日关系再次走入低谷。以上事实说明(   )

A.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不可调和

B.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C.日本对外政策因国内外形势的改变而改变

D.日本与中国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

 

查看答案

任何一种思想的传播无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在其传播过程中无不烙上了主体性选择的烙印。在中国,最早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因素主要是 (   )  

A.具有革命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

B.主张民主革命的政治团体

C.代表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

D.寻求救国之道的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

 

查看答案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

A.彻底清除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B.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C.贯彻改革开放的战略                    D.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查看答案

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辛丑条约》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多涉及开埠通商和割地等条款;后一阶段,列强要求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列强从对中国侵略的主要目标由攫取经济利益转变为对中国领土的瓜分

B.中国反动势力由对列强妥协退让变成列强在华的统治工具

C.条约内容的变化深刻反映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这种变化是列强对华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到资本输出为主的一种表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