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学术界发生了一场经济发展模式之争。...

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学术界发生了一场经济发展模式之争。这场争论对当时国民政府的政策选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为当今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现代化应采什么方式呢?……我以为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早已过去,本世纪各国的资本主义,都是“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所谓受节制的资本主义,即一切经济事业,受政府的节制或限制,甚或由政府自办,这与斯密亚当之自由放任政策完全相反。中国今日之现代化,宜急起直追,努力进行,绝非私人资本所能办到。何况民穷财尽,私人资本寥寥无几呢?……我们若采个人主义的方式,我们必收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之一切恶果,我们又何苦重走别人已经错过的道路呢?……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换句话说,即是统制经济。

——张素民《中国现代化之提前与方式》

我国今日……财富之增加,非实行个人主义,殆无由达其目的也……获得(或追求利益)为人类本性,现代化之障碍,既已除去,人民必乐于经营企业,获利愈多,则人民皆自动的投资,不患资本之无着。如果实行社会主义,则人民之获利之希望小,甚而竟致灭绝,则资本之本源,更形缺少,所谓新生产方法新企业等,皆将成为泡影,国人将永远陷于穷困而莫能自拔矣。或曰,在欧美各国因生产过剩而生恐慌,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发达后,货物将缺乏市场,奈何?……生产发达后,购买力提高,以我国人口之众,地域之大,岂尚不能容纳各种货物乎?

——唐庆智《中国生产之现代化应采个人主义》

评材料中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O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观点一: 同意我国实行统制经济发展模式。从国内环境看:中国追赶西方现代化的任务急切且艰巨;中国私人资本力量薄弱需要利用国家力量进行资本积累;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对日战争日益迫近。从国际环境看: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如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日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同时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并完成一五计划,国力增强。从统制经济模式的特点看:统制经济模式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避免了个人主义(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弊端,有助于经济危机的摆脱和社会生产的恢复,有助于战时对社会经济资源的调控。统制经济模式是将我国国情和外国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的产物,适应了这一时期我国政治、经济、外交政策的需要。 观点二: 同意我国实行个人主义(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从中国国情看:国家贫困,社会财富匮乏,人民购买力低下,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有利于国家财富的增加和人民购买力的提高,广阔的国内生产能够避免生产过剩的弊端。从历史渊源看: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强调市场对经济资源的调节,强调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有助于资产阶级经济自由主张的实现。从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看:这一模式从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出发,强调追求个人经济利益,强调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于私人资本的积累;这一模式容易调动私人在经济领域投资的积极性和社会市场的培育。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是将我国国情和历史渊源相结合的产物,推动了我国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观点评论型试题,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模式”的文字材料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述问题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史论结合、多角度分析问题的学科综合能力。解答此类学科综合大题,需据题意解读材料,把握材料的主题,以明确解题方向;然后据材料的观点,任选一种或者两种观点,迁移所学知识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考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模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几十年间,世界货币体系经历了从商品(如黄金)本位到信用货币的转变。商品本位制时代虽然可以有效地避免通货膨胀并实现贸易的自我平衡,但是也常常使得世界经济陷入长期的通货紧缩,同时也限制了政府政策干预经济的选择。与信用货币相比,商品本位制还浪费了大量资源用于商品的发现、采掘与加工运输。今天的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承担了刺激经济、创造就业的义务,使得回归商品本位成为一种较为不可能的选择。

——《世界货币体系前世今生 美元如何影响世界》

材料二  15世纪,地中海地区贸易发达,欧洲各国向外扩张,各国银行开始向其他国家银行渗透。跨国金融业习惯法大量产生。

17世纪至19世纪,英国、德国、法国颁布银行法,促进了国际支付、货币兑换、信用关系。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形成资本主义国际市场。促进了国际货币制度之建立。

20世纪,国际金融业更加发展。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联合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合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一个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这是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国际法律调整的新时代。

1988年7月,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国签署了《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目的是在联合国体系之外的国际金融领域建立“巴塞尔体制”。巴塞尔协议是将民间跨国货币资金融通纳入国际法律秩序之始。

——《关于国际货币金融法律制度》

材料三 美元的长期衰落不可避免。从历史上看来,国际主导货币的发行国都是当时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到19世纪世界接受英国的标准实行金本位,一直到二战之后的美元一枝独秀无不证明了这一点……新的世界货币体系或将出现多元化趋势。

——《世界货币体系前世今生 美元如何影响世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货币体系”由商品本位向信用货币转变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并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8分)

(3)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如何?并指出这一“发展趋势”的决定性因素。(3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汉起,汉族已经是一个相当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自北宋起,全国范围内经济联系性加强了,这个共同体也更趋于稳定”。

——胡逢祥《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 “凡国而未经过民族主义之阶段者,不得谓之为国。譬诸人然,民族主义者,自胚胎以至成童所必不可缺少之材料也;由民族主义而变为帝国主义,则成人以后谋生建业所当事也。……吾尤恐乎他日之所谓政治学者,耳食新说,不审地位,贸然以十九世纪末之思想为措治之极则,谓欧洲各国既行之而效矣,而遂欲以政府万能之说,移植于中国,则吾国将永无成国之日矣。知他人以帝国主义来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斯今日我国民所当汲汲者也!”

“合群云者,合多数之独而成群也。以物竞天择之公理衡之,则其合群之力愈坚而大者,愈能占优胜权于世界上,此稍学哲理者所能知也。吾中国谓之为无群乎?彼固庞然四百兆人,经数千年聚族而居者也。”

——《梁启超选集》

材料三 九一八事变以后到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阶段。……国内各阶级、各党派、各种政治势力逐渐集合在满足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局面。

经过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的洗礼,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国际平等已经成为多数这个人的共识。……1945年,中国以自己的巨大贡献与牺牲,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华民族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民族独立和国际平等的新路。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知识 新视野》第307页、第453—454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汉族共同体形成和稳定的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中华民族开辟一条崭新的民族独立和国际平等的新路”方面起到的作用。(9分)

 

查看答案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斯大林经济政策对新经济政策的“突破”不包括

A.改变了苏联新经济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

B.强调了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

C.改变了苏联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

D.改变了苏联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

 

查看答案

下图是20世纪初欧美国家报刊上的一幅漫画(图中大树意为自由贸易,树底下坐着的是英国,而正在采摘果子的为美、法、俄、荷等国)。导致“漫画”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激烈

B.英国仍然坚持传统的自由贸易政策

C.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

 

查看答案

记录片《走向海洋》中描述到1602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联合股份公司。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将社会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此类公司

A.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资金集中使用但分散经营

C.成为商品输出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D.推动了荷兰海外殖民扩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