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71年,中日两国在琉球事件后谈判《中日修好条规》时,日本代表团坚决不同意清政...

1871年,中日两国在琉球事件后谈判《中日修好条规》时,日本代表团坚决不同意清政府在条约中自称“中国”,要求只写“大清国”。清朝代表力拒:“我中华之称中国,自上古迄今,由来已久,即与各国立约,亦仅只约首书写大清国字样,其条款内容皆称中国,从无写改国号之例”。对中日关于“中国”名称使用产生的争议,理解正确的是(   )

①日本实际上不承认清朝政权代表中国

②中国政府在外交活动中首次使用“中国”这一名称,故不被日本接受

③清政府在外交活动中“大清国”和“中国”同时使用,法律意义相同

④清政府据理力争是捍卫了国家尊严的行动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从材料的叙述看清政府在外交活动中一直使用“中国”这一名称,因此②错误,可排除。C项正确。 考点:中日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文中的“他们”是(   )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查看答案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   )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新文化运动中

 

查看答案

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

A.宣扬人人平等思想                      B.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C.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D.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人慨叹:“泰曲公法,于平等之国开设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己不完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