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危难的时局中,中国人艰难地实践...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危难的时局中,中国人艰难地实践着社会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接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清政府也认识到遣使驻外的迫切性。李鸿章说:“自来备边驭夷,将才、使才二者不可偏废。各国互市遣使所以联外交,亦可以窥敌情”,“当能预为辨阻,密速商办。否则,亦可于发兵之后,与该国君臣面折廷争,较在京议办更为得力”。

材料二  1896年,盛宣怀承旨兴办铁路,募集资金非常困难,他说:“钦政奉旨招商,逾年无效,推原其故,华商无银行,商民之财无所依附,散而难聚”。他还认为,如不设立中国自己的银行,就“无以通华商之气脉(资金流通),杜(杜绝)洋商之挟持”。此后盛宣怀筹办了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近代金融事业逐渐发展起来。

材料三  1901年,张之洞说:“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欧洲议会制度常例,下议院为平民院,上议院为贵族院)

(1)李鸿章对派遣驻外使节的必要性有什么认识?(3分)你如何评价?(3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银行出现的背景和作用。(5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张之洞政治思想中的矛盾之处;(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意识形成的社会背景。(3分)

 

(1)必要性: 李鸿章认为派遣驻外使节可以加强对外交往,了解各国情况;办理对外交涉。 (3分) 评价: 有利于改变闭关自守的状况,,推动中国近代外交制度的形成。(3 分) (2)铁路等大型工程建设的筹集资金需要。作用:可以集中的资金;促进民族资金的流通;避免外国银行盘剥(或控制);促进近代金融业的发展。(5分) (3)一方面肯定西方的议会制度,另一方面又不想使人民真正获得民主权利。西方社会政治理论的传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君主专制制度难以难持(或清朝的统治陷于严重的危机)。(5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紧扣“派遣驻外使节”这一信息,从材料中归纳派驻外使节的必要性;第二小问结合材料观点,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等角度进行评价。 (2)主要依据材料分析中国近代银行出现背景和作用:19世纪末,由于“兴办铁路,募集资金非常困难”、为“通华商之气脉(资金流通),杜(杜绝)洋商之挟持”,盛宣怀筹办了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近代金融事业逐渐发展起来。 (3)根据材料中张之洞所代表的阶级立场说明其思想的矛盾之处;从西学传入、中国社会经济状况、阶级状况及清王朝统治腐朽等角度分析其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管子·任法》

“制定宪法与拥立德高望重者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因为人们始终在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

——(古罗马)西塞罗《论责任》

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第8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544条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但法令所禁止的使用不在此限。第545条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的补偿时,不在此限。

材料三 严复在译著《法意》(今译作《论法的精神》)中论述:“如孟氏(孟德斯鸠)所说,则专制云者,无法之君主也。”“秦固有法,而自今观之,若专制之尤者”,严复认为“法”字是有歧义的。“孟氏之所谓法,治国之经制也。……上下所为皆有所束”。秦所谓的法,“直刑而已矣。所以驱迫束缚其民,而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

材料四 孙中山在1912年的《中华民国建设之基础》中说:“三权分立为立宪政体之精义。……吾于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外,更令监察、考试二权亦得独立,合为五权。”“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古最好的拔取真才的制度。”

(1)依据材料一,比较《管子》和西塞罗在法的问题上的认识有何不同?(4分)

(2)《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指出上述条款体现了哪些基本原则?并说明其立法思想的渊源。(2分)

(3)概要指出严复论述中西方法律制度差异的意图。(2分)

(4)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与近代欧美国家相比有何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提出“五权宪法”的主要原因。(6分)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疆域发展经历不断发展变化过程,阅读下列三幅地图,回答相关问题:(21分)

材料一:西周分封示意图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秦朝疆域图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元朝行省图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与西周相比,秦朝加强对地方管辖采取的措施有何不同,(2分)并分析该措施的特征?(4分)

(2)根据材料三,说明元朝对地方管辖的措施、特点;(2分)

(3)由以上几幅地图可见,古代中国中央对地方管理发展有何趋势?(2分)

 

查看答案

下图是马星驰创作于1919年的时政漫画,题为《民气一致之效果》。结合当时形势,分析该漫画,以下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中国工人阶级在运动中显示出伟大力量

B.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被罢免

C.北洋政府被民众推翻

D.五四运动群众基础广泛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

①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的斗争

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

④出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趋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