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儒家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仁人……害仁……成仁”强调了“仁”的思想的重要性,结合史实可知“仁”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主张,答案选A,B C D三家并无此项主张。 考点: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查看答案

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                    B.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C.法家备受统治者推崇                    D.道家最受欢迎

 

查看答案

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  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  swell 。”这一思想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应回答

A.Kong Qiu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查看答案

关于孟子、荀子思想与孔子思想的关系,说法准确的是

A.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B.完全背离了孔子的思想

C.与孔子思想一脉相承,没有冲突           D.都上战国形势的产物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鉏,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抱哺其子,与公并倨;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然并心而赴时犹曰蹶六国,兼天下。功成求得矣,终不知反廉愧之节,仁义之厚。信并兼之法,遂进取之业,天下大败,众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壮陵衰,其乱至矣,是以大贤起之,威震海内,德从天下。曩之为秦者,今转而为汉矣。 ——贾谊《治安策》

材料二  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它有力地荡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旧习俗、旧观念,建立、巩固和发展了新型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中国古代史资料》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贾谊批评商鞅变法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10分)

(2)结合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论证材料二中“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 的观点。(10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