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

 

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题干观点认为:周文王行仁义得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亡国;“世异则事异”,世道不同了,处世行事的方式方法也要相应变化。这体现的是一种变革思想,属于法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考点:百家争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C.战国后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中国古代出现了众多的儒学大师。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书应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集注》

C.李贽的《焚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查看答案

《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

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查看答案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绝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至良知

 

查看答案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下列与这一思想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C.“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D.“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兹;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