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

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二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

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反映了商鞅的什么精神(2分)

(2)据材料二归纳,商鞅变法带来怎样的社会结果?(2分)为什么会出现“民勇于公战”的局面?(2分)

(3)据《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迫起兵自卫,兵败被杀。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4分)

 

(1)法家思想。顺应形势变化求新求变、勇于改革的精神。 (2)后果: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富足,遵纪守法。原因: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3)一场变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或在多大程度上达到。守旧贵族的反扑,商鞅枉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商鞅虽死,但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解析】 试题分析:(1)商鞅变法的基础是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主张变法革新以顺应形势的发展。商鞅变法集中体现了商鞅创新变革的精神。(2)商鞅变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社会秩序明显好转,同时商鞅变法的奖励军功的措施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3)判断一场变法成功与失败的标准不是个人的结局如何,而是看是否顺从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学生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商鞅变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远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西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涵》

材料二: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三: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引自康有为《请定宪法开国会折》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说明李鸿章和郑观应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问题上所持有的观点有何异同?(6分)

⑵结合材料一、二说明,郑观应的观点是针对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中国发生的什么大事件而提出的?他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6分)

⑶材料三和材料二比较,在政治主张上有何发展?请分析其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

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虽然内容基本相同,但是结果却相反,下列原因中不包括

A.新兴阶级力量的强弱有关                B.国际环境是否有利

C.群众发动的程度与领导的强弱有关         D.皇帝(天皇)是否支持

 

查看答案

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的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查看答案

下图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戊戌变法期间成为畅销书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①⑤             B.②④             C.③⑤             D.①③

 

查看答案

对《大日本帝国宪法》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②是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③三权分立,议会、内阁和法院独立行使权力 ④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