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国家统一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国家统一是人心所...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国家统一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三“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材料四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材料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和材料二中的“扫六合”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2)“扫六合”与“政治制度”的确立有什么关系?请用西方的类似史实加以证明。(4分)

(3)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材料三中的“倭人”是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相对于之前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涉及什么新的内容?(3分)

(4)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针对祖国统一大业问题提出了什么构想?请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5分)

 

1. 专制中央集权制度;(1分)秦统一天下(1分) 2. 统一为政治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必要的前提。(2分)1871年,德国统一完成,确立了君主立 宪制的政体。(2分) 3.《马关条约》。(1分)允许日本投资设厂(2分) 4.“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分)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统一是人心所向;统一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海峡两 岸“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言之有理,任意两点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材料一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指的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材料二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说的是秦王嬴政统一六国。 (2)国家统一为政治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可以列举德意志统一后,确立了君主立宪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史实论证这一观点。 (3)材料三中的“倭人”即日本人,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第二小问对比《马关条约》和以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分析回答。 (4)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针对祖国统一大业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第二小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通过列举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得出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祖国统一一定能够实现的结论和认识。 考点:祖国统一大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简的发掘,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成文法律。但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律罗马法要比秦简早两个多世纪。罗马法被尊为近现代法律的先驱。其主要原因是(     )

A.保留了古老习俗                        B.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C.蕴涵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D.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1:二战结束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作为分界线进入朝鲜,接受日本投降。随即形成南北对峙的格局,导致朝鲜半岛分裂。

材料2:1947年11月联大通过181号决议确定巴以分治,阿拉伯国家联盟会员国(埃及、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外约旦、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的总理和外交部长于1947年12月在开罗召开了一次会议,发布了一项声明说:阿拉伯人“决心为反对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的决议而战,并且,遵照真主的意旨,决战至最后胜利”。

结合所学请回答:

(1)指出巴勒斯坦问题与朝鲜半岛问题形成的不同。(6分)

(2)联合国在朝鲜战争与几次中东战争的作用有什么不同?(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1:1981年秋,以美国前国防情报局局长格雷厄姆和美国氢弹之父泰勒为首的数十名科学家向里根进言,提出了一份题为《高边疆:国家生存的战略》的研究报告,认为: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技术可在21世纪建立确保美国安全的战略防御系统,从而夺取对苏冷战的全面优势。“星球大战计划”首先是加速国防科技发展、夺取军事优势的计划。

材料2:“星球大战计划”的另一主要目的是激化竞争,将前苏联拖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最终将其拖垮。经过多年的冷战和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前苏联的经济结构已严重失衡。……但是,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出笼后,前苏联又被迫大幅度增加军费……。

材料3:70年代……美国科技界一批很有潜力的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为了加速高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并以此作为新的发展动力,推动处于“滞胀”中的美国经济摆脱困境,里根政府想到了“以高技术计划盘活政治、经济格局”的高招。……实践证明,“星球大战计划”技术在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如航天、能源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转好。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分析“星球大战计划”得以实施的根本动力。(4分)

(2)结合材料2、3,分析美国进行“星球大战计划”还有哪些目的?(4分)

(3)美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美苏争霸的态势有何影响?(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1:巴黎和会上,劳合·乔治对克里孟梭说:“小心点!俄国布尔什维克已经革命成功,德国的革命烈火正在熊熊燃烧,整个欧洲的反叛情绪在高涨……别把德国逼到布尔什维克主义那边去!”

材料2:《和平大使》一书评述说:“英国的根本利益在于防止德国的崩溃,只要德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欧洲就能或多或少保持均势。”

请回答:

(1)据材料1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劳合·乔治的说法是否影响到了巴黎和会的决策?说

明理由。(6分)

(2)材料1、2共同体现了英国在欧洲大陆的什么政策?(2分)据所学知识,你还能举出一些事例

证明英国奉行的这一政策吗? (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1: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

材料2: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只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制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1911年4月本哈第将军《我们的前途》

材料3: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注:这里指刚果)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上有这样巨大的变更。

——1911年7月14日《泰晤士报》

请回答:

(1)比较材料1和材料3,英国对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2)材料2中,本哈第的态度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改变“政治卑微”地位?(4分)

(3)据材料3说明英国对德政策的实质是什么?(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