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

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刊》(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5分)

(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8分)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2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4分)

(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3分)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内忧外患。(任答2点给4分,答3点给5分) (2)原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 “一边倒”,学习苏联;底子薄。(任答2点给4分) 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2分)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2分) (3)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 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答2点给4分) (4)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注意时间是19世纪30年代,正值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和苏联义务佳话期间。分值6分,要从资本主义、苏联和中国三方面找原因。(2)本题分原因和影响两问。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原因要从国际背景和中国自身两方面找,国际背景从帝国主义包围封锁新中国的角度回答,中国自身原因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影响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注意从直接和深远两方面影响去答。(3)本题时限是20世纪70年代,分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两个层面回答。70年代,西方在经济危机后多采取减少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中国则开始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逐步展开,并最终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经济决定政治,不论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都要根据经济实际发展状况,适时调整经济政策。 考点:20世纪经济体制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朝湖南巡抚王文韶的一段话:“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如机器盛行,则失业者渐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胜言矣。”这段话表达的基本统治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中体西用          C.以农为本         D.农商并重

 

查看答案

下列作者与文学作品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A.雪莱—《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B.海名威—《老人与海》

C.雨果—《悲惨世界》                    D.贝克特—《等待戈多》

 

查看答案

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某班学生展开辩论,你认为哪一项是不妥的

A.其本质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D.这一口号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正确认识

 

查看答案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理论形成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查看答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是

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