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传教士一踏上中国的土地,就面临如何处理基督教与中国本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传教士一踏上中国的土地,就面临如何处理基督教与中国本土信仰与文化的关系问题。英国传教士杨格非驴非1877年说:“我们来华不是为了开发资源,不是为了促进商业,也不仅仅是为了促进文明的发展,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同黑暗势力进行斗争,拯救世人摆脱罪恶,为基督征服中国。”事实上,传教士的确把传教事业视为“文明”对“野蛮”、“福音”对“异教”的征战

令传教士没有想到的是,中国文化的式微并没有带来基督教在中国的胜利。由于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理性主义在20世纪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工业化浪潮的推进,越来越深入人心。理性主义倡导以理性的态度和怀疑的精神对待一切,反对迷信和盲从,对宗教构成巨大挑战。特别是现代科学的发展展现了理性的巨大力量,动摇了基督教神学的根基。

20世纪初期中国知识和政治精英也把理性主义的成果——科学——视为拯救中国的良方,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都以科学为武器批判宗教蒙昧,坚信基督教代表落后和保守的力量。理性主义的胜利还带来世俗主义思想的盛行。世俗主义的盛行使人们失去对彼岸世界的兴趣,只关心现实的生活,削弱了宗教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现代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则冲击着传教运动所预设的东西方不平等的关系,引发了1920年代的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主权运动。一些传教团体日益感受到东方民族主义兴起的冲击,认识到“任何地区的基督教传教士都不可能继续奉行自己在种族上比其宣教对象优越的立场”。

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击了西方人,包括教会人士,对西方文明和基督教的信心。正如威廉·里尔牧师1919年指出的,“如果基督教国家不能像基督徒绅士那样和平共处,我们就不要谈论什么基督教文明”。无论在美国国内,还是在东方,西方优越和福音正义的观念,都因一战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

1919年来华的美国传教士葛德基在《亚洲》杂志上撰文指出,一个回美国度假的传教士在远东居住一段时间后,他却开始向美国人介绍远东的文化遗产,并在远东文化的影响下修正自己的建议。1925年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的华盛顿会议上,与会5000名代表表达了融合所有文明中优秀成分来建立基督秩序的愿望:所有这些现象被称为“改宗”。“改宗”不是指传教士改变宗教信仰,而是指传教思想,特别是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文化征服者变成了文化合作者;从一个敌视儒家传统,企图把基督教强加给中国的文化帝国主义变成了欣赏中国文化的伟大和优秀,并积极倡导宗教合作和文化交流的人。

——摘自王立新《美国传教士对中国文化态度的演变》

结合上述材料,论证“传教士在中国的失败”这一结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准确,多层次、多角度。)

 

结论:欧洲传教士开始以征服中国的姿态来到中国,但最后变成了文化的合作者。(2分)论据:理性主义促使中国人对宗教的怀疑。(2分)世俗主义的盛行使人们失去对宗教世界的兴趣。(2分)现代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冲击着西方传教。(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中国人对欧洲的认识。(2分)欧洲传教士主动进行“改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次提供的材料具有较大的阅读量,字数达到1000字,试题主要考查概括整理能力。材料层次清晰,阅读没有难度,但论证的主题需要解读,这是区分度的设置,既然是“失败”就一定有预定的“目标”,所以评分要点中有“结论”这一记分点。 考点:东西文化的交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61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也较著名。……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业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⑴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兴起的什么潮流?(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股潮流兴起的国际背景。(4分)

材料二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是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极为推崇。

⑵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8分)

材料三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⑶请各举一例分析评述材料三提到的“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出现的文化倾向。(4分)

⑷综合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变迁趋势?(4分)

 

查看答案

14.明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尽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此举

A.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              B.履行监察部门的监察职责

C.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D.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斗争

 

查看答案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指出:“(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强调自由,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B.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

C.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查看答案

据1913年9月5日《大公报》记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说明当时

A.妇女地位逐渐提高                      B.家庭观念丧失殆尽

C.大众赞同离婚行为                      D.婚姻方式彻底改变

 

查看答案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下列观点中属于他的是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天人之际,合二为一”

C.“天人一物,内外一理”

D.“天,人也,人即天也;天,物也,物即天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