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冷战”色彩
C.促进西欧经济的恢复 D.加剧了西欧内部的矛盾
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照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尼克松访华 上海合作组织
A.一边倒 B.战略结盟 C.求同存异 D.另起炉灶
邓小平在1984年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表明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C.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D.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推动了哪项制度的改革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C.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1954年的一次大会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B.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875年11月,李鸿章就日人易服一事质疑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道:“贵国祖先采用我国服装乃贤明之举,我国服装纺织方便,用贵国原料即能制作,如今却要模仿欧服,实在要付出莫大的冗费。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森有礼当即回答说:“毫无羞耻之处,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正如我国自古以来,对亚洲、美国和其他任何国家,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我国旧服宽大而不轻便,适应怠慢而不是应勤劳,然而我国不愿意慢慢致贫,想要勤劳致富,所以舍旧就新,现在所费,将来可得到无限回报。” ——摘编自舟欲行、黄传会《龙旗:清末北洋海军纪实》
(1)根据材料,概括李鸿章和森有礼两人争论的观点。(4分)
(2)根据材料,结合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相关事实评析其争论。(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