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长时间以来,关于戊戌变法是保守的观念,影响广泛而深巨。……近20年来,有学者认为:从中国近代化进程视角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时下又流行一种意见,戊戌变法打断了洋务运动的进程,使中国丧失了一次走向近代化的机会,乃至指责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激进主义”的带头羊。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请回答:

(1)材料一把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理由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概括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先后有哪几种观点?(6分)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用史实说明你的理由。(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研究者观点不同的因素有哪些?(4分)

 

(1)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2分) (2)保守;近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激进。(6分) 保守:借助儒家思想;单纯依靠皇帝;不敢发动群众。 近代化不可或缺:开国会、定宪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宣传民主思想。 激进: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缺乏改良的社会基础;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充分思想动员。 (只能选其中一个方面赋分,观点2分,理由6分) (3)政治因素;时代发展;史学方法论(史学发展)。(2点即可得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据材料一回答,“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的思想观念”,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2)材料二中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先后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关于戊戌变法是保守的观念;第二种观点,从中国近代化进程视角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第三种观点,指责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激进主义”的带头羊。考生可以任选一种观点进行论述,注意需论据充分,论证严谨。 (3)对于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研究者会有不同的看法。研究者的阶级立场不同、时代和历史学的发展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研究者观点不同。 考点:对戊戌变法的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邓克垚《世界文明史》

(1)在材料一中司马光与王安石围绕什么问题而进行了激烈争论?结合我们所学知识,

分析这一争论的实质,并指出变法触动了哪部分群体的既得利益。(6分)

(2)王安石变法的哪些措施中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6分)王安石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有哪些?(4分)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马士在他的著作中介绍了英国人赫德对中国戊戌变法的看法,赫德的意见如下: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对赫德的评论认识正确的是

A.赫德揭示了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B.赫德把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康有为等人的筹划失败

C.赫德认为宣统皇帝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

D.赫德认为维新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查看答案

关于1861 年俄国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改变了地主土地占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

B.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了封建残余

C.在农民起义基础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D.使两国成为名列前茅的世界资本主义强国

 

查看答案

百日维新期间没有提出开国会、设议院,是因为他们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D.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

 

查看答案

1901年梁启超在新闻报刊上有这样一段描述:“吾闻数月以来,京师及各省都会,其翻译与通事之人,身价骤增,势力极盛,于是都会人士,咸欣而慕之。昔之想科第者,今皆改而从事此途焉。”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科第出身人士不再被重视

B.晚清以来,提倡和传播西学已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

C.庚子事变后,民族自信心丧失,媚外已成社会风尚

D.戊戌变法废除了科举制度,士大夫改习西学以为进身之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