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 ——《孝经》 材料二: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

——《孝经》

材料二: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了剃发令,规定“京城内外限旬月,直隶各省地方,至部文到日亦限旬月,改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

——蒋良骐《东华录》卷五

材料三:盖欲除满清之藩蓠,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

——张枬《论辫发原由》

材料四:60年光阴荏苒,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从建国之初流行的长长、粗粗的系着红绳或者彩带的麻花辫,经过了齐耳短发的“刘胡兰头”……到如今兼容并包、变化多样、与世界时尚同步的各种美丽发型。中国女性越来越美丽,发型成为女性打造自我魅力的重要的一环。

——《中国女性60年发型变迁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人从什么角度又是怎样看待自己身体的?(4分)

(2)据材料二、三,在头发问题上有哪两种不同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6分)

(3)据材料四,建国后中国女性发型变化的趋势怎样?说明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10分)

 

(1)人伦(亲亲、血缘)角度,爱惜自己的身体发肤就是孝。(4分) (2)认识:剃发留辫就是归顺清王朝;剪辫就是支持排满革命。(4分)相同:将辫子问题政治化。(2分) (3)由单调到丰富多彩,由从众到个性化,与世界时尚同步。(6分)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自由,社会生活水平提高。(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问,由“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可知,从人伦角度对头发不敢损伤。 (2)问,注意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得出两种认识。 (3)问,把“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等信息具体化来回答发型变化的趋势,变化原因可联系时代变迁来考虑(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每晚7:30分,大家在看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后,又都等着看随后的天气预报,这反映了电视的(  )

A.传播资讯的功能                        B.媒体功能

C.娱乐功能                             D.购物功能

 

查看答案

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

A.《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

B.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

C.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罗斯的主要城市

D.李鸿章参观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农村的风俗习惯变化较小,主要是因为(  )

A.未受到列强的侵略影响,所以变化不大

B.自然灾害频繁,没有经济能力来改变自身的生活状况

C.农村的封闭落后,难以接触到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

D.农村的封建传统思想浓厚,难以接受西方的事物

 

查看答案

关于近代农村社会生活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洋油”“洋火”“洋布”等洋货已在农村普遍使用

B.女子缠足现象没有停止

C.倡导婚姻自由

D.婚丧仪式提倡简约文明

 

查看答案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