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A.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B.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C.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显著
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A.确立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B.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C.后者是为了纠正前者的错误 D.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读《1952—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项目 时间 |
粮食 |
棉花 |
钢 |
煤 |
原油 |
1952年 |
163亿吨 |
1304万吨 |
135万吨 |
66亿吨 |
44万吨 |
1956年 |
192亿吨 |
1445万吨 |
447万吨 |
110亿吨 |
116万吨 |
下列说法与图表所反映出的信息符合的是 ( )
A.工、农业生产均衡发展 B.农村正在进行土地包产到户改革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成绩显著
20世纪40年代后期,三毛流浪到上海,看到到处是美国商品,充斥着各家店铺,他非常困惑……请指出造成他困惑的原因 ( )
A.《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B.三毛的观察不全面,英、法、日等国的商品也充斥着中国市场
C.美国经营商业的技术高,中国人只喜欢美国货
D.官僚资本严重受损,不得不依赖美国商品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广大农村的经济形态主要还是自然经济,然而,以广大农村为依托的民族革命战争,却打败了资本主义经济相当发达的日本帝国主义,这说明,自然经济就其本身而言存在着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是( )
A.相对比较封闭,不会被战争所破坏
B.经济活动不要求过于复杂的劳动和封闭性
C.不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D.不以商品交换为主要目的
下图是《1933—1936年中国轻工业年(月)平均指数增长表》。它所示的经济发展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
A.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B.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压制
C.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