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39年1月到1740年6月,北欧瑞典的货船“哥德堡号”开始首次广州之行。
“哥德堡号”复原图 18世纪中期“哥德堡号”来华航线
材料二 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材料三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哥德堡号”到东方的航路早在15世纪初就已开通,为开辟这条航路做出贡献的航海家是哪几位?(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在经济方面的积极影响。(2分)
(2)结合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的本质内涵。(2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促进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分)
(4)世界市场的形成给近代中国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简要说明西方列强是如何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3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为适应全球化趋势采取了许多积极的应对措施,试举两例加以说明。(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二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宵不绝”。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
材料四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的变化。(2分)
(3)比较材料一、二、三,指出“草市”与“市”的区别。“草市”的出现有何意义?(6分)
(4)“市”的发展、“草市”的兴起和商业市镇的繁荣说明了什么?(2分)
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如“清晨相见谷地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等。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据此,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是( )
A.当地已殖民地化 B.生活方式全盘西化
C.教育成就显著 D.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
旗袍源于满族女装。20世纪20年代初有人撰文,“近来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
A.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B.文明开化之风流行
C.体现了笼统排外的思想 D.新旧观念激烈碰撞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
A.“一五计划”“信用卡”“互联网”
B.“合作社”“包产到户 ”“ 上山下乡”
C.“三大改造”“国企改革”“市场经济体制”
D.“家庭联产承包 ”“民工潮”“新农村建设”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恩格斯1893年10月给俄国友人写信中说:“像你们的民族那样伟大的民族,是经得起任何危机的。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3分)
(2)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6分)
(3)通过19世纪末与20世纪30年代日本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