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文献通考》卷33中记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镜澳。以其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益已有年,后深入省会,至于激变,遂行禁止。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这段记载说明
A.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 B.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
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 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
小说《春蚕》中描写道:“她(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以后,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小火轮成为通用的交通工具
C.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主要是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 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
C.反映了汉唐时期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 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 ②商品交换的需要 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直接源自
A.各国的生产和销售连为一体 B.交通和通信工具的不断革新
C.世界市场的日益扩大 D.世界各种文明的交流更为密切
在今天中国市场上,“西门子”的家电和通讯产品到处可见。西门子是19世纪德意志的一位科学家,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成果是
A.研制成功发电机 B.发明电影 C.发明炸药 D.发明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