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                            

——《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对外贸易的有益之处。(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海禁政策的原因及其危害。(11分)

 

(1)有益之处:互通有无;增加居民收入;稳定社会秩序。(4分) (2)原因:自然经济为主;防止沿海居民与外敌联系,形成海患。(4分) 危害:阻隔中外贸易;造成人民贫苦和社会不安;沿海港口城市走向衰落;影响商品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近代中国的贫困落后。(7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为线索,考查学生对我国对外贸易由开放到海禁、闭关锁国历程的掌握以及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概括能力。 (1)通读材料一、二,从互通有无、收入增加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等方面概括即可。 (2)第一问,从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特点与明清时期处于封建制度衰落时期这两个方面作答;第二问,结合材料二和教材中有关闭关锁国造成的消极影响来组织答案。 考点:闭关锁国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2分)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4分)简要评价雍正帝的观点。(2分)

(3)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2分)

 

查看答案

1982年1月5日,FOLLOW ME 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恢复高考制度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对外开放的实行    D.广电事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查看答案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错误的根源在于

A.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忽视了客观规律

C.违背了经济建设应综合平衡的原则         D.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查看答案

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可能包括

A.轧棉机、内燃机                        B.蒸汽锤、铁路设备

C.电灯泡、轮船                          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