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平生诵佳句,今见海冥冥。”

                       ——(宋)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

材料二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

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格局和经济功能所具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4分)

(3)比较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6分)

 

(1)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1分)饮食服务娱乐设施比较完备,城市经济职能增强。(1分) (2)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2分)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2分) (3)共同点:宋朝发生商业革命。(2分)区别:前者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世界的特征;(2分)后者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格局和经济功能具有的特点:“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商业活动不受时间的限制;“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城市的饮食服务娱乐设施比较完备。 (2)根据材料二,宋代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3)材料三内藤湖南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宋代的文化与西洋文艺复兴有相似之处。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也指出“宋朝时发生了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是“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没有使中国进入近代社会。 考点:宋朝的商业革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90年与2010年中国经济占世界GDP的比重分别为13%和5%,但前者国人皆感屈辱,今天世人皆曰中国崛起,可见崛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影响大国崛起的因素可能不包括(  )

A.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

B.科学技术创新能力

C.保卫自己主权和独立的军事能力

D.和所有的国家保持友好关系

 

查看答案

1948年,英国首先宣布建成了福利国家,随后,北欧、西欧、日本等国也纷纷建立起各自的社会福利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

(1)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2)国家财政支出扩大

(3)扩大了社会消费               (4)提高了们的工作积极性

A.(1)(3)            B.(1)(2)(3)(4)        C.(1)(3)(4)          D.(1)(2)(3)

 

查看答案

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倡导婚姻自由      B.易服、废止缠足    C.全盘西化         D.反清革命

 

查看答案

服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的变迁。例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时期孝文帝“更姓易服”,唐女装“袒露”与宋女装“清雅”,民国时期“中山装”流行。从以上案例可以归纳出服饰变化趋向及特点。以下表述最恰当的是(    )

A.表明人们的等级观念日趋淡漠            B.受时代、观念、文化交流影响

C.反映不同阶层和职业贵贱有别             D.民族交流是服饰变化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据1913年9月5日《大公报》记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说明当时(    )

A.妇女地位逐渐提高                      B.家庭观念丧失殆尽

C.大众赞同离婚行为                      D.婚姻方式彻底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