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同学把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

有同学把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他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清明的表现    ②阶级结构变化    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    ④制度创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B 【解析】 试题分析:“欧洲的 17~18 世纪”指启蒙运动兴起时期;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百家争鸣兴起;中国的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向西方学习思潮不断高涨。三者放在一起进行研究,主题词中第①项“政治清明”明显不符合三个时期的特征,这几个时期都呈现大动荡、社会矛盾激烈冲撞。②③④项所述阶级结构变化、新旧思想观念冲突、制度创新符合所学。故选B。 考点:中外社会大动荡时期的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布尔什维克》是1927年10月创刊(1932年7月停刊)的,由瞿秋白在国统区主编的第一份秘密机关报。它宣传的内容可能有

①抨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人民的罪行   ②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理论   ④公布共产国际的重要决议与指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北洋军阀将领吴佩孚(1874—1939)曾经填词《满江红·登蓬莱阁》:“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想当年,吉黑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如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叹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劲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词作于九一八事变以后

②该词中“甲午役,土地削”指的是甲午战败,清政府割地赔款给日本

③该词中充满了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④“甲辰役,主权堕”指的是卢沟桥事变后平津的沦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20世纪以来,在英国议会投票表决过程中,多数党组织的内阁会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会党团的督导员则会指示本党议员如何投票,而多数议员因害怕失去党内任职机会也会接受督导员的指示,从而导致

①下院实际权力的下降                ②上院实际权力的上升

③内阁的作用越来越大                ④议会内阁制名存实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D.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查看答案

史学家钱穆在《理学与艺术》一书中说过:“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宋朝开始营造“重文轻武”的社会氛围

B.宋朝设置参知政事,削弱相权

C.宋朝农民生活水平高促进了诗词发展

D.宋朝奠定以后城市经商的模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