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初《扬州竹枝词》中写道:“乡音歙语兼秦语,不问人名但问旗。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

清初《扬州竹枝词》中写道:“乡音歙语兼秦语,不问人名但问旗。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近识名。”材料中反映的经济现象有

①商业繁荣                    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④农村集市出现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关键信息“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近识名”可以看出,清初扬州商业繁荣,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因此①③正确,②④结论无法从题干材料信息中得出,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 考点: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查看答案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 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表明

A.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得到了普遍支持

B.主权国家或国家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国际社会很大的遏制

D.国际政治经济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查看答案

有同学把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他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清明的表现    ②阶级结构变化    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    ④制度创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布尔什维克》是1927年10月创刊(1932年7月停刊)的,由瞿秋白在国统区主编的第一份秘密机关报。它宣传的内容可能有

①抨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人民的罪行   ②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理论   ④公布共产国际的重要决议与指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北洋军阀将领吴佩孚(1874—1939)曾经填词《满江红·登蓬莱阁》:“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想当年,吉黑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如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叹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劲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词作于九一八事变以后

②该词中“甲午役,土地削”指的是甲午战败,清政府割地赔款给日本

③该词中充满了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④“甲辰役,主权堕”指的是卢沟桥事变后平津的沦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