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科学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

科学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他们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又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晚清——政治与文化》

材料三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1923年)

(1)从自然科学举两例说明利玛窦的结论。你认为导致了李约瑟先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的“道”“器”分别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在当时的历史影响。(4分)

(3)结合史实,说明“这三十年来”民族资产阶级是如何学习和利用“科学”来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3分)

 

(1)造纸、指南针、印刷术、火药(任举两例)。根本原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分) (2)道: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2分) 影响:有利于减少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的阻力(或:便于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或:推 动洋务运动的进行);不利于从更深层次学习西方(或:学习西方只停留在科技层面)。(2分) (3)利用西方先进科技,发展近代工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利用西方的科学思想,宣传各自的主张(或:利用西方进化论思想,维新派宣传君主立宪;革命派宣传民主共和;激进派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掀起了一系列政治思想运动(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的社会进步。(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科学在中外历史上的作用为主题展开考查。第(1)问,实际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及其在近代落后的原因。古代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自然经济是阻碍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第(2)问,实际反映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从其积极和局限两方面分析;第(3)问,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综合分析科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考点:科学在中外历史上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奢则不孙(恭逊),俭则固(寒酸)。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

材料二 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簪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

——嘉靖《太康县志》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不同消费观念。(2分)并指出材料二消费观念反映的社会现象。(2分)

材料三 鸦片战争之后,崇尚洋货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都要带个洋字”。民国初年,出现了倡导使用国货运动,“消费品都要带个华字”。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出现“崇尚洋货”和“倡导国货”的原因。(4分)

材料四  山东城镇居民“九五”时期消费结构表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消费支出构成(%)

100

100

100

100

100

食品支出

43.6

40.9

39.6

37.1

34.7

衣着支出

17.4

16.7

14.0

13.6

13.2

设备用品及服务

9.4

9.5

10.4

12.2

11.2

医疗保健支出

3.9

4.5

4.5

4.9

6.4

交通通信支出

4.9

5.5

6.2

6.0

7.0

娱乐文教用品及服务

10.0

11.2

12.8

13.3

14.2

居住支出 

6.7

7.1

7.9

8.2

7.9

杂项商品及服务

4.6

4.6

4.6

4.7

5.3

 

(3)据材料四概括这一时期山东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2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消费观念的因素有哪些?(2分)

 

查看答案

贸易保护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破坏性经济政策的代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0年,美国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余种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立即引起欧洲国家对美国产品的报复措施,使全球贸易几乎终止。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

材料二:著名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在1932年曾评论说:“或许,在人类知识的现阶段,我们尚未具备理解这样一种大规模新型危机的条件”,“它也许是一次人类理解能力的危机”。垄断巨头梅隆哀吧:“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诀或灵符能补救我们所受的灾害。”1933年1月,前美国总统柯立芝在临终前哀叫:“我看不到任何让位于希望的东西,看不到任何有希望的人。”

材料三:1947年10月30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23个发起国签约,承诺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遵循关贸总协定的规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缔约国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与经济事务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作出互利互惠的安排,以便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38年国际贸易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给世界所造成的影响。(3分)

(3)概括说明材料三与材料一间的内在联系。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指出其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重大作用。(4分)

 

查看答案

国家是否独立,关键要看主权是否完整;而民族是否富强,其根本上要看经济是否发展,人们生活是否改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西方列强在共同侵华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利害关系。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都以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为转移。

——李智慧《列强侵华史》

材料二:一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

阶段

民族工业状态

原因

一战时期

短暂春天

列强放松侵略

一战以后

萧条

列强卷土重来

抗战时期

遭摧残

日本的经济掠夺

解放战争时期

陷入绝境

美国商品的涌入

 

材料三:《孙中山伟大的历史贡献》一文中提到:在一个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即当国家命运还不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里的时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是一句空话。

(1)材料一中的哪句话最能反映列强之间关系变化的本质?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这一观点。(5分)

(2)材料二表格中的内容,反映了一个怎样的规律性问题?(2分)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三的观点。(5分)

 

查看答案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自晚清以来在中国被广泛、持续传播,其形象被多维度解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授振举国者之君子,称华盛屯(顿)。此英杰怀尧舜之德,领国兵攻敌,令国民雍睦,尽心竭力,致救其民也。自从拯援国释放民者,不弄权而归庄安生矣。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论》(道光丁酉年,即1837年)

材料二 世谓华盛顿创西国民主之局,非也。……纵观西国英雄,如法之拿破仑,英之格朗穵(即克伦威尔),其初皆起于民主党。及功成名立,仍谋世袭,独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异矣。

——宋恕《六字课斋津谈》(1895年)

材料三 若华盛顿,若拿破仑,此地球人种所推尊为大豪杰者也,然一华盛顿、一拿破仑倡之,而无百千万亿兆华盛顿、拿破仑和之,一华盛顿何如?一拿破仑何如?其有愈于华、拿二人之才之识之学者又何如?有有名之英雄,有无名之英雄,华、拿者,不过其时抛头颅溅热血无名无量之华、拿之代表耳!今日之中国,固非一华盛顿一拿破仑所克有济也,然必须制造无名无量之华盛顿、拿破仑,其庶有济。

——邹容《革命军》(1903年)

请回答:

(1)材料一称华盛顿为“君子”的依据是什么?(2分)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解读华盛顿的主要标准是什么?(1分)

(2)材料二认为华盛顿对美国民主的贡献主要基于什么?(1分)结合所学分析,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三认为华盛顿、拿破仑等英雄是如何产生的?(1分)作者发此言论的意图是什么?(1分)

(4)综上所述,历史人物被多维度解读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2分)

 

查看答案

改革、变法会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法令)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攫钮(指农具),虑有德色(指脸上显出给父亲恩德的表情);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指恶语相加)。……其慈子耆利(指爱自己的孩子、贪求财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汉·贾谊《治安策》

材料二 拓跋宏,这位非常类似二十世纪凯末尔的君王,以无与伦比的魄力,把鲜卑文化抛弃,对于汉文化,以充满敬慕的心情,毫发不遗的全部接受。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材料三 在生活方式上,人们出于政府的压力,,穿西服、军服,养成吃兽肉、喝牛奶、喝啤酒之风。

——查常平《明治维新:一半清醒一半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商鞅变法导致社会风气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这与商鞅推行的哪些改革措施有关?(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孝文帝“全部接受”汉文化的实质是什么?(1分)

(3)据上述材料,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明治维新都不同程度上进行了“移风易俗”,分别指出这三次“移风易俗”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移风易俗”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