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位英国人来到美国,在那里进行了建立人人平等的“新和谐公社”...

19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位英国人来到美国,在那里进行了建立人人平等的“新和谐公社”理想社会的尝试。公社所有成员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和谐”相处。下列关于这一“尝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B.这一设想在当时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C.这一做法与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

D.这一尝试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

 

A 【解析】 试题分析: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指的是巴黎公社,因此A项错误,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欧文创立的新和谐公社,梦想是建立一个没有压迫的社会。但是这一设想在当时社会是无法实现的,与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失败,但是这一尝试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 考点:空想社会主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统计,英国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下列各项中,与该现象的出现无关的是

A.蒸汽机的推广使用                      B.煤炭开采能力的提高

C.“铁路时代”的到来                     D.煤炭发电的需要

 

查看答案

17世纪,原产美洲的高产作物土豆传入中国。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A.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而引进

B.郑和下西洋时从美洲带回

C.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时带入

D.新航路开辟后,由于世界联系加强而传入

 

查看答案

《中国农民调查》记载:小岗村前任书记沈浩认为小岗村现在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明星村,原因正是当年的分田到户。小岗村的土地分散,还是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只能解决吃饭问题,不能解决发展问题。中国现在发展的比较好的明星村都是靠集体经济壮大的。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当年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是个错误的决定

B.分散的家庭经济不适合现今社会化大生产

C.只有国有经济,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

D.中国所有的农村地区仅适合发展集体经济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结起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它坚信,如果苏维埃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和必要的。这个政治力量可以支配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的精力和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的资源,并且它是深厚强大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潮流孕育出来的。……这个政治力量在它作出基本反应时似乎是不去考虑真实情况的。对它来讲,关于人类社会的大量客观事实,并不象对我们那样,是经常用来检验和修改人们看法的尺度,而是从一只摸彩的布袋中武断地、有倾向地抽出个别事实以支持既定的看法。这肯定不是一幅令人愉快的图景。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它应该是我们的政治参谋班子在目前这个时刻进行工作的出发点。要以象解决战时重大战略问题一样的彻底精神和慎重态度,必要时,还要在计划工作方面作出同样大的努力,来处理这个问题。我不能在这里试图提出全部答案。但我愿意表白我的信念: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摘编自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1946年2月)

材料二 在过去的十年里,不结盟政策已在国际生活中得到了有力的确认,因为它在 人类处于灾难的边缘的时候指出了摆脱黑暗的冷战时代的出路,它展示了新 的国际关系的前景,而到那时为止,这种关系一直受到集团激烈对峙的抑制 。不结盟政策强调了各国独立、自主发展和全面、平等的国际合作的原则, 以及必须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它阐明了当代世界的矛盾以及国际关系 不稳定的原因并力主消除这些矛盾和原因。它要求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紧迫的国际问题。

——摘编自原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在第三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上的发言(1970年9月)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的背景、措施及其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的影响。(8分)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不结盟运动奉行的原则和影响。(8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面对人性中的幽暗,联邦党人非常具有政治智慧,他们不是像法国大革命那样以公共的善的名义去压抑私利的恶,而是通过建立分权的宪政制度,以恶制恶,相互平衡,将恶转化为善,将私人利益转化为公共利益。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材料二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

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期和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 问题有哪些?(4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是如何运用“政治智慧”来解决上述问题的。(6分)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中国政治制度转型失败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