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最早提出“政治的目的是自由”的思想家是谁( ) A.阿奎那 B.斯宾诺莎 C.洛...

最早提出“政治的目的是自由”的思想家是谁(   )

A.阿奎那           B.斯宾诺莎          C.洛克             D.卢梭

 

B 【解析】 试题分析:斯宾诺莎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并论证信仰与思想自由的思想家。他将自由看作是政治的目的,既是他一生政治实践的总价,也是对资产阶级自由观的经典表达。因此选B. 考点:近代民主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国家的改革明显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是①英国的“清教徒”运动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③亚历山大二世改革④戊戌变法  (    )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百年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周年。请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是有关辛亥革命后的图片资料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图一:清帝退位诏书                          图二: 剪发辫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图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图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图五:民国初年岭南大学男女同校

(1)图片证史请根据提问解读与图片相关的历史信息(5分)

图一:退位诏书的清帝是哪一位?

图二:剪发辫与哪一政策有关?

图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影响?

图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

图五:民国初年岭南大学男女同校说明社会的什么进步?

材料二:不同的人对这场革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读历史学家胡绳对此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如果脱离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全过程来观察问题,也许会把辛亥革命看作不过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它并不是不结果实的”

(2)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理解(200字以上)(10分)

 

查看答案

国际格局的演变(5分)

下列图表的内容与20世纪的国际格局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判断这些推论正确与否,并在答题纸相应的序号中填上是或否

史 实

推 论

判断

①1882年三国同盟形成,1907年三国协约形成

英德矛盾是两大军事集团最主要矛盾

 

②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是帝国主义国家争霸所造成

 

③《凡尔赛和约》把战争罪责推给德国及其盟国

是强权政治的产物

 

④英国的世界霸权在一战后遭到美国挑战

欧洲列强在世界舞台中已无发言权

 

⑤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为20年代世界的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

 

 

 

查看答案

自强不息:(10分)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做事极不容易。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倘若当时没有恭亲王及文祥在京内主持,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在京外推动,那末,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以后的中国还要麻木不仁,好像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一样。”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回答问题:

(1)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场运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3分)

(2)用史实说明实现“自强”的途径。(4分)

(3)蒋廷黻对这场自强运动持怎样的态度?(1分)

(4) 谈谈你对这场自强运动的看法。(2分)

 

查看答案

以史为鉴:(10分)

认真总结正确认识康乾盛世的得失,有利于我们辩证认识中国近代初期的形势。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中国周边形势图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而最现代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一种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716页

请问题

(1)根据所给材料,结合已有知识,说明当时中国处于怎样的“时势”? 4分

(2)如何理解清王朝“安于现状”,“注定最后要在一场决斗中被打垮”?3分

(3)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这场“殊死的决斗”的实质是什么? 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