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以下材料,然后解答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所示,宋仁宗时期,军费开支...

阅读以下材料,然后解答问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所示,宋仁宗时期,军费开支占政府全年总支出多少个百分比?(2分)

(2)以上材料反映了北宋中期所面临的什么问题?(4分)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2分)

(3)商鞅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分别采取什么政治措施加强中央集权?(4分)

 

(1)百分比:76.9%(或答“约77%”)(2分) (2)问题:军队数量不断上升,军费开支庞大;(4分) 根源:北宋初年,宋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分) (3)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2分) 明治维新:废藩置县,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片中找出数据:军费开支是5000万缗钱,总开支是6500万缗钱。根据数学知识计算得出百分比即可。 (2)第二问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较易回答:军费开支过大。联系所学知识,冗兵的根源在于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臃肿,军队数量激增。 (3)第三问考查商鞅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结合教材知识概括回答。 考点: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明治维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1868年4月的一天,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

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土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3分)

(2)三则材料中的三位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3分)

(3)材料三改革与材料一、二在核心主张、局限性、改革方式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3分)

(4)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

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梭伦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三:(康有为说)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材料四: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梦蕉亭杂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商鞅、康有为为什么能取得最高统治者支持?(3分)

(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性质分别是什么?两场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4)据材料一、四分别指出两场改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从中你得出什么启示?(3分)

 

查看答案

1058年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说:当时的社会危机在于“尽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道耳”。以下观点与王安石此论无关的是

A.提出改革国家经济制度的思想

B.主张国家财政同社会生产紧密联系

C.认为财政困难的原因是治财无道

D.认为增加财政收入是拯救危机的关键

 

查看答案

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查看答案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主要是由于:①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重心的转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