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 20世纪早期,陈独秀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

阅读材料

20世纪早期,陈独秀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回答:

(1)请结合欧洲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史实,对“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加以阐明。(6分)

(2)陈独秀认为,中国要振兴,必须“科学与人权并重”,结合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历程对此观点加以分析。(6分)

 

(1)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如进化论、相对论、量子论;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产业革命,如蒸汽机、电动机、计算机。(6分) (2)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两者都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但没能使中国走向富强。以康、梁伟代表的维新派提倡君主立宪,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二者都主张实现民主政治,但也没能使中国走向富强,陈独秀在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科学与人权并重”。(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结合近代西方科技革命的史实,分析科技进步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有利于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2)注意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学“器物”;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学“制度”;1915—1919年,新文化运动学“思想文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无论你们怎样处罚我,我决不改变自己的信仰”。

材料二 苏格拉底认为真理总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反面转化。再如讨论中的问答方法,即辩证法最初的涵义,通过反复问答,揭示对话者的自相矛盾之处来达到正确认识。他强调知识的作用,强调理性,要求人们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外界事物,发现真理。

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的研究内容是什么?(2分)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可以发现苏格拉底是如何认识美德与知识的关系的?(5分)

(3)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思想家也非常重视知识和教育,他是谁?他在这方面有什么看法?(7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中国知识线和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是第二次。”阅读下列第二次“中国知识线和外国知识线相接触”的相关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利玛窦------尽量附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来阐释天主教的教义。------他在广东时穿佛教僧衣,到北京后则穿儒服。

徐光启------认为天主教“必可以补儒易佛,”可以帮助人心世风的好转。他更欣赏的当然还是西方人对待客观事物的分析的思想方式和科学知识。------他的后半生大都倾注于介绍、实验和应用西法莱救助明朝的危机上面,其实际的意义却又超出于此.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分析,当时的欧洲处于怎样的历史发展时期?(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国知识线和外国知识线相接触”产生的主要成果。(2分)

材料二   为了迎合中国是世界中央的观念,利玛窦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目前中国出版的世界地图仍然保持中国在世界中央这种独特的样子,就是当年利玛窦发明的权宜之计,想不到沿用了几百年而不变,与其他国家的世界地图截然不同。————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2)樊树志先生认为,佛学传人中国对于中国文化影响之深远,已经人所共知;而“第二次”的影响可以与之相媲美,或许更胜一筹。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第二次“外国知识线”与中国接触的主要内容、方式。(4分)

(3)你如何理解第二次中外“知识线”接触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的“更胜一筹”的影响?(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中的话,即 “威势独在于主,则群众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臣共。”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服也,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

材料二: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三: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请回答:

(1)扼要指出材料一、二、三的核心思想。(3分)

(2)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三观点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8分)

(3)试从时代背景和客观作用两方面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6分)

 

查看答案

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

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查看答案

伏尔泰曾说“当庶民都思考时,那一切都完了。”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伏尔泰

A.对宗教蒙昧进行了深刻揭露              B.其理论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最重要理论武器

C.宣扬天赋人权精神                      D.具有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