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民生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晁错说:“...

民生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明君贤人的治国思想。(4分)

材料二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2)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二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6分)

材料三  1980年邓小平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1990年又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3)指出材料三中所说的“几次波折”中最严重的一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发展”在国计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说明其原因。(6分)

(4)综上,谈谈古今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教训。(2分)

 

(1)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农本思想。(4分) (2)平均地权。增加“节制资本”。第一次国共合作。(6分) (3)“文化大革命”。(2分)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2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 (4)注重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不注重民生,必然会影响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导致社会动荡不安。(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民本思想是古代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治国的基本思想,要注意把材料一、二结合归纳得出。(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经过了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发展,比较内容的差异即可,变化的原因有内因也有外因,但大的历史背景还是国共合作。(3)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了巨大,但也存在重大失误,当然最大失误还是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发展”很多,但关乎国计民生的还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民生方面的经验教训,对比古今,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和得失,不难得出。 考点:古今民生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材料二 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动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时,他说:“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6分)

(2)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4分)

(3)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

围绕中国古代是否属于专制政体,西方曾进行了长期的论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我已做过彻底的调查研究,可以肯定下述情况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皇帝无权封任何人的官或增加对任何人的赐钱,或增大其权力,除非根据某个大臣提出的要求这样做。

——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

(注:利玛窦(1552-1610年),意大利传教士,曾在中国长期居住)

材料二 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辽阔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是不是我们的传教士们被秩序的外表所迷惑了呢?是不是因为在那里,不断地行使单一的个人意志,使他们受到了感动呢?

——孟德斯鸠(1689-1755年)《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利玛窦与孟德斯鸠各自的观点是什么?(4分)

(2)仅就上述材料而言,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可信?(2分)请结合作者的史料依据及所处的时代背景,阐明你的理由。(假定明清政治制度基本相同)(4分)

(3)据清华大学侯旭东教授研究,“中国专制说”在欧洲萌生,代表的是西方人的中国观,这种观点在近代传入中国,短时间之内便被广泛传播。请结合时代背景,简析“中国专制说”在近代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

马克·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里说:“任何一件历史事实的产生都是人类内心世界驱动的结果,考查历史不仅要了解彼时彼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还要研究人们的心理世界,包括动机、情感等。”布洛赫旨在说明

A.否定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历史学研究应强调思想的重要性

C.人的心理、思想对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D.强调历史发展的客观性

 

查看答案

“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

 

查看答案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