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

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中国古代的城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数量相当多,遍及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由此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①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

②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

③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

④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商业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深广的护城河”,反映了城市的军事政治功能,“市”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功能,故①、②是正确的。“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反映了古代政治体系等级森严的特点,故③也符合题意。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选A。 考点:古代城市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中国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铁犁牛耕                             D.小农经济

 

查看答案

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西汉

B.曹魏

C.南朝

D.唐朝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朝初年,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在实行何种地方行政制度问题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个主张实行分封制,一个主张实行郡县制。对此,)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其不难哉!”司马迁:“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史汜·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割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汉书·诸侯手表序》

材料三:(晁错)说上日:“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嗣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史记·灵王刘濞列传》

材料四:(主父)偃说上日:“愿陛下令诸侯分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英国,必稍自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秦始皇是怎样认识地方行政制度建设问题的?基于此种认识,他做出了什么样的决策?对此,司马迁持何态度?

(2)根据材料二,说明西汉初年为何义实行分封制,建立于国?

(3)晁错和主父偃在解决王国问题上的建议有何不同?

(4)两汉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还创立了哪些政治制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三、官民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 四、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明治维新1868年《五条誓文》

材料二 请求光绪帝尽快做好三件事:第一,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第二,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则下情成通……第三,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皇上每日亲临……

——1898年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日两国变法在社会习俗方面“除旧布新”的主要举措,指出其共同的积极影响。

(2)中国的维新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有关联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