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公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王士祯《四部稿》中记载:“大抵徽商……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材料反映了徽商
A.注重扩大经商范围 B.注重多样化经营
C.注重发展资本,扩大投资 D.注重买田置地
中国的瓷器以其巧夺天工的工艺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中世纪以来,欧洲兴起了一股收藏中国瓷器的热潮。下列是欧洲某收藏家的三个典型藏品,请判断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不早于中国的
A.唐朝
B.元朝
C.宋朝
D.清朝
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
A.广州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政府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
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中国古代的城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数量相当多,遍及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由此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①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
②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
③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
④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商业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中国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