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族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材料三  “吾人仰望之中山,而事后追思事前之希望,果等同乎?不等同乎?辛亥之功,成乎?败乎?实半成半败也!”

——《申报》1912年9月9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申报》对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二中“毂我蒸民”本应为“毂我蒸国”,你认为其把“国”字改为“民”的用意是什么?

(2)材料二中《申报》的祝词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什么样时代追求?试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3)材料三所述是《申报》对辛亥革命较为客观的反思。结合史实,说明这一反思的依据。

(4)为完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的事业,先进的中国人在20世纪20年代又进行了那些努力?

 

(1)态度:从漠视与非议到认同与赞赏。用意是表示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 (2)追时代追求: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发展经济、国力增强。理由:当时中国深受列强侵略;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发展落后,国家积贫积弱。 (3)社会依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君主专制政体,成立中华民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4)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进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申报》在初期是排斥革命的,对革命是否定的态度。把“国”字改为“民”可以看出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2)从《申报》的竹枝词可以看出反映了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强盛的时代要求。主要理由是近代中国因为落后受到外国列强的欺凌,受欺凌的教训要求中国实现强国梦。(3)《申报》对辛亥革命的反思较为客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颁布了约法。但是袁世凯篡夺了革命的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未发生改变。(4)20世纪20年代国共合作进行了国民大革命,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 考点:从《申报》的报道看辛亥革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而在110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却以战败而告终。这—胜一败的结局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的对外扩张战略。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

材料二  中日战争前,英国《泰晤士报》驻东京记者布林克莱在一篇题为《朝鲜和他的邻居》的报道中说:“(日本)比中国人自己更清楚地知道(中国)每一省可以抽调多少人出来作战”。

材料三 在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而甲午孝钦皇太后六旬万寿庆典,先是修三海,共花费白银600万两,其中挪用海军经费437万两,后又修建颐和国,耗资1000万两,挪用海军军费750万两。

材料四 清政府自始即采取求欧洲列强干涉,速行终止中日战争之政策,李鸿章屡求各国代表援助,且电训其驻欧洲各国之使臣,使直接哀求各驻在国之政府。

材料五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有精辟的论述。《矛盾论》说:“两军相争,一胜一败,所以胜败,皆决于内因。胜者或因其强,或因其指挥无误,败者或因其弱,或因其指挥失宜,外因通过内因而引起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必然性。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中国第一次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要求是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第一个把取消不平等条约列入纲领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1928年时国民政府大力宣传要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并发起了一场“改订新约”运动。这一运动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习惯国际法对各国进行战争的权利没有加以限制,因此以使用威胁或武力而取得的条约与其它条约一样有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渐渐趋于把侵略视为非法,结果必然把侵略者强迫订立的条约视为无效。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奥两国作为战败国被取消了与战胜国中国之间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和特权,有关情形记载于《凡尔赛条约》中。取消两个主要列强国家对华不平等条约及其势力范围,揭开了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序幕。在第二世界大战中,德意日三国处于同中国敌对国状态,中国政府依据国际惯例单方宣布废除中国与三国之间所有条约及特权。1943年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侵略特权均被废除。

材料四  1946年到1947年,蒋介石政府先后又与美国签订了《中美通商条约》、《中美航空航海条约》和《青岛基地协定》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材料一中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要求的政府是什么政府?中国的正义要求未能得到满足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中体现近代中国在废约问题上取得了哪些成果?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是什么?能否据这些成果说明“废约”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为什么?

(3)材料四中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认为中国人民长期的“废约”运动最终是怎样的结局?

 

查看答案

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国孤立的状态;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查看答案

朱德同志称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毛泽东在此地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查看答案

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传播了理性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