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是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D 【解析】 试题分析:19世纪中叶大致指的是1840-1860年,根据时间限制,BC排除。再结合材料“内部事务万分火急”指的是是太平天国运动,那么不难得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主要是指

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创立民主法治社会

 

查看答案

陈独秀眼中的中西文化(25分)

《东方》记者又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伊古以来之政治原理,本以民主主义为基础。政体虽改而政治原理不变;故以君道臣节名教纲常为基础之固有文明,与现时之国体,融合而会通之,乃为统整文明之所有事。”呜呼!是何言耶?夫西洋之民主主义(Democracy)乃以人民为主体,林肯所谓“由民(by the people)而非为民(for the people)”者是也。所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所谓民为邦本,旨以君主之社稷——即君主祖遗之家产——为本位。此等仁民爱民为民之民本主义(民本主义,乃日本人用以影射民主主义者也,其或径用西文Democracy而未敢公言民主者,回避其政府之干涉耳),皆自根本上取消国民之人格,而与以人民为主体,由民主义之民主政治,绝非一物。倘由《东方》记者之说,政体虽改而政治原理不变;则仍以古时之民本主义为现代之民主主义,是所谓蒙马以虎皮耳,换汤不换药耳。毋怪乎今日之中国,名为共和而实不至也。即以今日名共和而实不至之国体而论,亦与君道臣节名教纲常,绝无融合会通之余地。盖国体既改共和,无君矣,何谓君道?无臣矣,何谓臣节?无君臣矣,何谓君为臣纲?如何融合,如何会通,敢请《东方》记者进而教之,毋再以笼统含混之言以自遁也。

——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1919.2,原载《新青年》6卷2号)

(1)简述陈独秀与《东方》杂志论争的社会背景。(4分)

(2)概述材料中陈独秀与《东方杂志》记者的主要分歧。(6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陈独秀中西文化观的认识。(15分)

 

查看答案

19世纪的欧洲(14分)

今日我们的生活,有许多方面仍是承继19世纪,特别是帝国的年代,或由其所形塑。……直到今天我们还是很难平心静气地回顾这个世纪,回顾这个由于创造了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从而创造了世界历史的世纪。对于欧洲人来说,这个时代特别使人容易动感情,因为它是世界史上的欧洲时代。……1914年后他们将遭遇些什么,回应些什么,都已暗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14年之间的机遇里。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

(1)为什么说19世纪是“世界史上的欧洲时代”?(6分)

(2)如何认识“1914年后他们将遭遇些什么,回应些什么,都已暗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14年之间的机遇里”?请具体分析说明。(8分)

 

查看答案

上海开埠——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转折点(16分)

材料一:(1845年)终于公布了第一次《土地章程》。……最早(签订租地协议)的是宝顺洋行,又称颠地公司。……洋行所在位置为“东至黄浦滩,西至公路,南至第九分租地,北至公路(公共使用的道路)”,其中能确切定位的界限只有东至黄浦滩,而西界和北界皆为公路,似乎难以定位。且所载第9分地,因道契遗失,也难觅踪影。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外滩,1849年》,目前所见最早的关于外滩的全景画,为画家蒙太尔多的作品,描绘上海开埠初的景观。如图所示,由左往右分布为:华记洋行、中国海关、宝顺洋行、李百里洋行及仓库……以及英国领事馆。

材料三:英人一直谋求一块合适的土地建造领事馆。英国领事巴富尔自商议英租界时就一直觊觎苏州河南岸与黄浦江河岸交界处即李家场(今北京东路)以北到苏州河的地块。……巴富尔给英国领事馆选址时可谓极具眼光,“英国的军舰在这里可以停泊,可以使英国人看得见而感到安全,我们的目的是在完全控制扬子江。我们藉着据有这个要塞的威力即可以向中国政府要求公允的条件,以稳定我们的商业关系”。

——材料选自《外滩何处是“源”》,2013.3.18《文汇报》

(1)宝顺洋行获得租地所依据的主要文件及内容是什么?(4分)

(2)《外滩,1849年》对了解上海租界和外滩有什么帮助?(4分)

(3)根据材料,谈谈你对上海租界和外滩的认识。(8分)

 

查看答案

“周文疲弊”(12分)

著名学者牟宗三认为:“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叫它做“周文疲弊”。诸子思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这个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它不是泛泛的所谓社会问题,也不是笼统地民生疾苦问题……他们是针对周文疲弊而发。从这个地方讲诸子起源的问题,才是中肯的。”

(1)根据材料,“周文疲弊”的涵义是什么?(2分)

(2)为什么到春秋的时候会出现“周文疲弊”的问题?(6分)

(3)儒家和法家提出了哪些解决“周文疲弊” 的主张?(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