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陈寅恪解释文人画 时讲“不在...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陈寅恪解释文人画  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右图是明朝徐渭的《墨葡萄》,图中附诗日:“半身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置野藤中”。作者抒发的情感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感恩戴德    B.愤世嫉俗    C.怀才不遇    D.悲观无奈

 

D 【解析】 试题分析:徐渭一生坎坷,仕途屡屡失意,生活常陷窘境,因此创作了《水墨葡萄图轴》“半身落魄已成翁”,“闲抛闲置野藤中”可知是对现实生活悲观无奈。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的绘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料记载:明朝时,苏州、扬州、临清等地“从事于商贾技艺、游手游食者十而五六”。这一现象反映出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离失所    B.北方人民大量向南方迁徙

C.人们就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D.战乱带来社会经济凋敝

 

查看答案

1937年时,历史通俗读物作家房龙在出版的《地球的故事》中猜测:“中国的长城是月球上的太空人唯一能看得见的建筑物”。有人说,长城将中原地区与塞外各民族分隔开来,其实质在于区分不同的文化。这种“不同的文化”是指

A.不同种族间的文化        B.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

C.封建文化与奴隶制文化    D.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

 

查看答案

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根据该材料分析当时社会突出的问题是

A.地方势力对皇权构成了最大威胁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C.黄老思想下的西汉政治软弱      

D.地方势力都是刘氏势力,是皇权的屏蔽势力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文化的传播是双向的,指的是两种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交往,但是在一定时期内,总是表现为比较高级的文化处于传播的主导地位,而比较低级的文化则主要处于吸收的他位。总的来说,文化的传播呈现出多方向、多层次的特点,在方向上同时并行,在层次上相互交错。由于吸收文化的区域基于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政治、思想条件,不同的阶级、集团和派别对于外来文化不同要素的需求有着轻重缓急的不同,这就使得文化传播的方向和层次不可能绝然齐头并进,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阶级或阶层,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吸收的文化元素,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新、演变、递嬗,于是构成了文化传播与吸收中的时间与层次序列。在一般情况下,对外来文化的选择与吸收,遵循着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轨迹,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正经历了从技术层次到思想层次,进而又推进到政治层次的发展过程。

——王翔《论中国近代化的三个层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评析材料中关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25分)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二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摘自钱乘旦、刘金源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三  18世纪末19世纪初,正是现代化运动在西方蓬勃兴起、民族主义潮流汹涌激荡的时代,而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人口和辽阔疆土的中国,却紧闭自己的大门,一如既往地沉睡在文化主义的梦幻之中。不难想象,一旦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胡福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四  中国走向现代化必须打破几千年来小农经济的稳定和封建专制统治的稳定,但旧制度的改变和旧秩序的解体,必引发剧烈的政治运动并带来长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使得这个国家很难一下子找到新的稳定中心,任何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没有安定的环境都是很难进行的。长期以来中国人太多的精力与资源放在了“打倒”与“推翻”的运动中,认定只要解决体制问题,就能迅速带来中国的现代化。但问题是“打倒”与“推翻”只能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问题,至于怎样经营却不是“城头变换大王旗”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人们投入更多的精力扣资源去进行研究与思考。

——有关“中国现代化的延误”讨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  

代化工业文明转变?”(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8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的直接结

果是什么?(3分)

(4)对于中国现代化延误的原因,材料四提出了什么观点?由此可得到什么启示?(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