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以下两幅图,其中图二的标题为“攻打冬宫”。这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表现在
图一 图二
A. 背景方面 B. 进程方面 C. 结果方面 D. 意义方面
下表反映了欧洲移民的迁移状况,其原因包括
欧洲移民迁移状况表
目的地 |
时间范围 |
人数 |
阿根廷 |
1856~1932 |
6 400 000 |
加拿大 |
1821~1932 |
5 200 000 |
巴西 |
1821~1932 |
4 400 000 |
澳大利亚 |
1861~1932 |
2 900 000 |
英属西印度群岛 |
1836~1932 |
1 600 000 |
南非 |
1881~1932 |
900 000 |
新西兰 |
1851~1932 |
600 000 |
①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宗教迫害
②开辟新航路发现了新大陆
③目的地的人口比较稀少
④生产率增长和医学进步导致欧洲人口急剧增加
⑤铁路和汽船能将大批人运过海洋和大陆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虽然伏尔泰在巴黎了解了一些启蒙新文化,然而,只是在1726年到了伦敦以后,诗人伏尔泰才成为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英国,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思想。”他从牛顿的著作中看到的是
A. 如何以实验为主要方式,证实外力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原因
B. 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运用理智建立普遍法则来解释物质世界
C. 如何以推理为主要方式,提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运动
D. 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假说辐射是由具有能量的量子来实现的
下表是中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表(单位:%)
|
1978年 |
1980年 |
1985年 |
1990年 |
国有企业 |
77.6 |
76.0 |
64.9 |
54.6 |
集体企业 |
22.4 |
23.5 |
32.1
|
35.6 |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 |
0 |
0.5 |
3.0 |
9.8 |
上述变化产生的原因有
①建立经济特区 ②全面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③发展乡镇企业 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1524年有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班牙成为世界工业生产中心
B 清代规定“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 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 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1866年后又经过了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 英国已正式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D 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内乱之原因》中提及:“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 孙中山认识到军阀和帝国主义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障碍
回顾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正如学者徐昕所指出:“在交织着新旧内外各种矛盾的历史性冲突过程中,中国的国际地位经历了从‘中国的世界’到‘世界中的中国’的根本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转变一直延续到今天。”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在于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两大杠杆。这“两大杠杆”是
① 实现民族独立 ②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 发展生产力 ④ 全球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