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刘少奇在1964年指出:“在农村里面办半农半读的学校,在工厂里面办半工半读的学校...

刘少奇在1964年指出:“在农村里面办半农半读的学校,在工厂里面办半工半读的学校。农忙的时候种地,农闲的时候读书,或者一个星期做工,一个星期读书。”1986年,我国制定《义务教育法》,开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一变化从根本上说明了

A.我国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B.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          D.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

 

D 【解析】 试题分析:1964年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扫除文盲,提高识字率,而到了80年代我国教育的重点转向发展义务教育,保证适龄儿童的受教育的权利。因此不同的时间国情不同,主要任务也不同。故选D。AC项错误,并未涉及到教育方针和人口结构的问题;B项错误,我国的教育体制在这一时期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这也是由于国情的变化决定的。 考点:教育事业的发展·新中国的教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材料反映了(     )

A.世界货币体系内部的欧美矛盾      

B.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困境

C.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      

D.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趋向崩溃

 

查看答案

李泽厚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说,“(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的批判始, 仍然复归到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中国近现代历史总是这样。”从启蒙与救亡的关系中,作者揭示了(      )

A.反抗侵略、实现民族独立是中国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B.近代中国现代化与反专制是一体的两个方面

C.近代激进知识分子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

D.近代中国长期革命并不断深入的内在逻辑

 

查看答案

有观点认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革命”色彩,其目的似乎不是解决现实问题,亦非获取功利,而是为了摆脱神学统治,向陈旧的宗教信条宣战。按照这种说法,中世纪末期的科学探索活动(      )

A.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人文主义            

B.发挥着一种意识形态的作用

C.成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旗帜             

D.并未推进知识进步与社会发展

 

查看答案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近代工业中,消费资料的生产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生产比重逐年下降

B.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使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地域布局不合理

D.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

 

查看答案

李鸿章在对《开平煤矿招商章程》所作的批示中指出:“摒除官场习气,悉照买卖常规,最为扼要。”这反映了洋务派(      )

A.重视民间资本的引入                      B.反对官员的贪腐   

C.重视商品生产                            D.强调以市场规则经营管理企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