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中国民众在义和团运动中所显示的巨大反抗力量与生命力,使西方列强深为震慑,从此不敢轻言瓜分中国……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最高执政集团,在追究并清算“原教旨”式的保守派在庚子事变中的责任之后,出于对权威危机的恐惧,于是一变而为新的改革政策的积极推行者。从庚子事件到辛亥革命以前,清王朝在其最后十一年中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运动——清末新政。
材料二 清末新政是一场改革运动。它和历史上所有传统君主制下的改革一样,以传统政治权威合法性为基础,运用传统的官僚行政组织手段,自上而下地进行政策创新,在保持既存秩序的历史连续性的基础上,渐进地推进社会变迁和政治结构的自我更新,并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这场新政包括废除科举,创办新式学堂,奖励出国留学,扩展新式军队,改革司法制度和巡警制度,创立地方自泠与筹备立宪等等。
从现代化的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社会风俗和政治生活与过去几十年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社会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开始崛起,这种社会风气 的变化,甚至已经影响到内地省份的一些偏远角落。
——以上材料均摘自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新政出现的历史背景。(5分)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清末新政的主要特点。(1O分)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提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在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中间,“中立”是不可能的,中国必须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明确宣布“一边倒”,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这一外交方针对新中国建设起了重大作用。
——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前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
选择材料中的一个或两个观点进行评述。
注意:(1)评述要围绕主题展开。(2)论点应由史实支持。(3)论述要层次分明。(4)语言要通顺流畅。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记者既据最高之地,代表国民,国民而亦即承认为其代表者。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
——《国民日日报》发刊词(1903)
材料二 20世纪《申报》大事年表
——根据宋军《申报的兴衰》整理编制
材料三 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1)材料一中,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信息?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7分)
(2)根据材料二,《申报》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的进步现象提供了哪些视角?并简要说明理由。(9分)
(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民主”出现频率的变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文中说:“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是人们无法否认和拒绝的现实,总的来说它有利于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仅仅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国家间消费和福利不平等加剧的问题。在一国范围内,是靠民主政治和福利国家来平衡和制约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还没有—个类似的机制。”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 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 B. 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
C. 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 D. 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罗斯福总统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幽默地说,自1933年以来,“新政医生”这个内科专家 把这个国家的急性内科病医治好了。可是,这个病人康复之后,又在1941年12月7日 碰到一场严重意外事故折断了骨头,“新政医生”对这种病完全是外行,于是它就把病人介绍给“胜利医生”这个外科专家。这反映出当时( )
A.美国战略重心发生转移
B.罗斯福新政彻底解决了经济危机
C.国际形势的变化中断了美国经济建设进程
D.美国谋求世界霸主地位
1561年,斯•史密斯爵士鄙夷地说:“在英格兰,绅士的名分大大贬低了,凡是无所事事的非体力劳动者,只要具有绅士的举止风度,承担绅士的职责,就可以被视为上等人。”这正反映了( )
A.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界限被消除
B.无所事事的非体力劳动者成为绅士
C.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地位的上升
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人们地位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