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或群体)因应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

“在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或群体)因应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利益和联邦‘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从而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是

A.政治体制和国家性质应适时而变                   

B.因时而变是美国宪法发展的重要特征

C.政治制度建设要随经济发展而调整           

D.谈判妥协是美国宪法得以发展的途径

 

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所述是“宪法原则和实践”的变化,所以A、C排除;材料虽然也提到了D,但是题目要求是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故应该从宪法变化角度去选择,答案为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加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对世界政治局势有清楚认识                    B.低估了中俄在组织中的领导作用

C.表达了对美俄争夺中国的担心            D.没有认清该组织的新特点

 

查看答案

斯大林模式从形式上看表现出来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实际上它的关键问题是教条主义地理解、照搬马克思主义,盲目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片面追求公有制,政治上忽视民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从反面证明新经济政策的正确性

B.斯大林模式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完全一致

C.斯大林模式不可能推动苏联的现代化建设

D.斯大林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中国由于没有经历过欧洲历史上那样长时间、大规模的习俗改革运动,因此直至今日依赖思想、享乐主义、投机心理仍严重存在,日常生活中赌博打牌、大吃大喝、比阔斗富的不良现象比比皆是。材料中所说的“习俗改革运动”是指

A.工业革命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      D.文艺复兴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林則徐和徐继畲,这两位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前沿人物在福州有一次罕见的较量,史称“乌山之争”:

1850年夏天,英国的一名传教士租赁了(福州郊外)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租期为六个月。此事引起了林则徐及城内部分士绅的不满。林则徐上书福建巡抚徐继畲,要求武力驱逐英人。徐继畲主张采取外交手段处理,避免酿起事端。林则徐则认为,这样做太过懦弱,他情绪激昂地表糸,如果战事不可避免,年老又多病的他也在所不辞地挺身而出。此事在朝廷引起軒然大波并最终导致徐继畲被革职。——摘编自赵柏田《帝国的迷津》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乌山之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在对待"英人租赁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的问题上,林则徐和徐继畲两人的态度有何不同?(6分)

(2)    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评价。 (9分)

 

查看答案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1年7月18日,斯大林致信丘吉尔,要求英国在法国北部或北非两线开辟反击希特勒的新战场。对此,英国认为“……从军事观点看,除了我们已经采取的行动以外,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影响俄国主要陆军和空军的作战行动,他们必须自救。”

1941年底至1942年初,美英在讨论联合作战的战略方针时,英国认为应集中美英力量进攻北非,然后集结足够兵力,进攻北欧、西欧和南欧;美国提出在1942年美英集结兵力横渡英吉利海峡,进入法国本土。

1943年1月,美英商讨西欧登陆计划,英国坚持先从北非进攻意大利西西里岛,后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而美国认为应迅速在英国和北非集结兵力进攻法国的布勒斯特半岛和布伦,因两国意见不一,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暂时被搁置起来。

1943年底,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德黑兰会议,正式否定了丘吉尔的巴尔千计划,确定了美英军队于1944年5月在法国西北部登陆,发动“霸王战役”。

(1)据材料,概括说明英国关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主张的变化。(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9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