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蔡元培少年时曾在绍兴...

(15分)【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蔡元培少年时曾在绍兴古越藏书楼校书,得以博览群书。光绪十八年赴殿试,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补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同情维新。二十四年九月返绍兴,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二十七年七月奔赴上海,出任南洋公学教习。二十八年与蒋观云等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事务长。夏,游历日本,同年秋回国,在上海创设爱国女校及爱国学社,任总理。三十三年赴德意志帝国留学。

民国元年(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确立起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二次革命失败后,携眷赴法,与李石曾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五年冬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被迫辞职后,多次赴欧洲英、法等国考察教育和讲学。民国十六年后担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其72年的人生历程,先后经历了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国民党政府时代,一路经历风雨,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吕雅范《一代宗师——蔡元培》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蔡元培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8分)

(2)根据材料,概述蔡元培对中国教育的重大贡献。(7分)

 

(1)少年时博览群书并中进士,国学功底深厚。接触西学,同情维新。提倡新学,先后组织、管理和领导新式教育机构。先后赴欧洲留学、考察教育和讲学。(8分。意思接近即可赋分) (2)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确立起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教育论著丰富。(7分。答出其中三点即给满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蔡元培少年时……得以博览群书”、“甲午战……同情维新”、“二十四年九月返绍兴……任总理”、“三十三年赴德意志帝国留学”和“多次赴欧洲英、法等国考察教育和讲学”等信息可以得出答案。 (2)根据材料中的“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民主教育体制”、“五年冬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治校”和“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蔡元培(课标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欧洲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曾经有过一道修筑最为坚固但又最为短命的长城——这便是德国境内的“柏林墙”。柏林墙与朝鲜半岛上的“三八线”一样,均为“冷战”下的产物,又都为水泥所筑,可称得上是欧亚大陆上的两条“姊妹墙”。柏林墙是东德政府根据人民议院1961年8月12日通过的法令,于8月12~13日夜间修筑。目的是制止东德居民包括熟练技工大量流入西德。原为铁蒺藜围成的路障,后改筑成两米高、顶上拉着带刺铁丝网的混凝土墙。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线的观察塔楼上设置警卫。1970年,虽然东西德之间关系有所改善,东德政府还是把柏林墙加高到3米以阻止居民逃向西方。到1980年,围墙、电网和堡垒总长达1369千米。除筑墙外还严格限制西柏林与东德之间的人口流动。后根据东、西德政府 1971年12月20日签署的协议,限制略有放宽。1989年下半年,东欧各国政局剧变。民主德国在向德国西部移民浪潮的冲击下,于同年11月9日,将存在28年零3个月的柏林墙推倒,促进了德国的统一。

——《柏林墙(冷战时期最震撼人心的历史和动人心魄的故事)》【[英]弗雷德里克·泰勒著  刘强译】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柏林墙”修筑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柏林墙被推倒的影响。(7分)

 

查看答案

(15分)【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和平建国纲领

(一九四六年一月三十一日政治协商会议第十次会议全体一致通过)

国民政府鉴于抗日战争业已结束,和平建设应即开始,为邀集各党派代表与社会贤达举行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国是,以期迅速结束训政,开始宪政,特制定本纲领以为宪政实施前施政之准绳,并邀集各党派人士暨社会贤达参加政府,本于国家之需要与人民之要求,协力一心,共图贯彻,纲领如左:

叁、政治

(一)当前国家设施,应顾及全国各地方、各阶层、各职业人民之正当利益,保持其平衡发展。

(二)增进行政效能,应整饬各级行政机构,统一并划清权责,取消一切骈枝机关,简化行政手续,实行分层负责。

(三)建设健全之文官制度,保障称职人员,用人不分派别,以能力、资历为标准,禁止兼职及私人援引。

(四)确保司法权之统一与独立,不受政治干涉,充实法院人员,提高其待遇与地位,简化诉讼程序,改良监狱。

(五)厉行监察制度,严惩贪污,便利人民自由告发。

(六)积极推行地方自治,实行由下而上之普选,迅速普遍成立省、县(市)参议会,并实行县长民选。边疆少数民族所在之省、县,应以各该民族人口之比例,确定其实行选举之省县参议员名额。

(七)自治县政府,对于其辖区内之国家行政,应在中央监督指挥之下执行之。

(八)中央与地方之权限,采均权主义,各地得采取因地制宜之措施,但省、县所颁之法规,不得与中央法令相抵触。

——1946年2月2日《解放日报》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和平建国纲领》通过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指出《和平建国纲领》在政治上体现的民主原则。(7分)

 

查看答案

(15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宗之立,虽由劝进,然天命人心之所归,虽古圣贤之君,亦不能辞也。盖自太祖以来,海内用兵,宁岁无几。重以海陵无道,赋役繁兴,盗贼满野,兵甲并起,万姓盼盼,国内骚然,老无留养之丁,幼无顾复之爱,颠危愁困,待尽朝夕。世宗久典外郡,明祸乱之故,知吏治之得失。即位五载,而南北讲好,与民休息。于是躬节俭,崇孝弟,信赏罚,重农桑,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却任得敬分国之请,拒赵位宠郡县之献,孳孳为治,夜以继日,可谓得为君之道矣!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刑部岁断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号称“小尧舜”,此其效验也。然举贤之急,求言之切,不绝于训辞,而群臣偷安苟禄,不能将顺其美,以底大顺,惜哉!

——《金史》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金世宗改革的背景。(8分。照抄原文不给分)

(2)根据材料,概述金世宗改革的成效。(7分。照抄原文不给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比起明治维新在世界史上获得的卓越地位,被历史学家们称作“同治中兴”(1862—1874年)的这段中国历史常常被习惯性地视作可以被忽略的失败努力,它是自19世纪中叶开始的黑暗中国中的一个阶段而已。然而耶鲁大学天才而又早夭的历史学家芮·玛丽(Mary Clabaugh Wright)在她的著作《同治中兴》中,却提出了一个迥然不同的结论,她相信同治中兴中那一代人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事实上,正是他们的成功,至少使清王朝又延续了半个世纪。根据历史的记载,一些在19世纪70年代期间前往过中国与日本的人都相信,中国更有可能在这场近代化运动中获得成功,因为他们似乎有更多的力量投入到现代军事与工业的建设上。

——许知远《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从甲午战争到镀金时代》

评论材料中关于“同治中兴”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15分)“你幸福吗?”2012年“十一”国庆周,中央电视台以“你幸福吗”为题做随机采访,引发观众对幸福的思考。幸福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我们寻找的最好东西,也是完满的目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期

中国

西方

古代

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

 “多子多福”是幸福的显著标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

苏格拉底把由理性指导的精神满足当做最高幸福,视情欲为一时快乐之下的痛苦。他提出“知识即美德”。

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而物质享受只是世俗的、虚幻的幸福。

近代

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样。有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当作终身幸福而奋斗,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年轻人却认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比如婚姻、学业、事业。

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费尔巴哈认为“幸福…只是某一生物…能够无阻碍地满足…关系到它的本质和生存的特殊需要和追求”。

现代

改革开放前,人们普遍接受幸福与物质追求相分离,“越穷越光荣”。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把财富的多寡看做幸福与否的标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成为2010年的流行语。

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人们依然相信为自身谋取各种物质利益是幸福的保证,同时有些人已经把眼光投向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人,实现个人社会价值被当作个人幸福的体现。

(1)从上述材料看,古代中国和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2分)概括中国古代幸福观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西方幸福观变化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指出西方社会从古到今幸福观的演变趋势。(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