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守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守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而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B             【解析】             试题分析:“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说明的是利益均沾的政策,主要有开设工厂、协定关税、最惠国待遇 。 “一则曰,洋人居中国而不归中国官管理也。”体现的是领事裁判权。            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思想,然而历代商品经济仍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重农抑商是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思想,所以孔子是主张重农抑商的

B.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始作俑者,所以战国法家都是主张重农抑商政策的

C.重农抑商政策的经济基础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以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结果,因而它的长期的实行,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

D.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从事工商业者作传记,(《货殖列传》)说明秦汉以前工商业者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后世的正史中再也看不到专门为工商业者作的传记,说明由于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工商业者不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了

 

查看答案

《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秦朝尽管昙花一现,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继承者,这套制度经过了汉代的完善和巩固,又继续推行了1700年,其间逐步作了修正。下列关于其间“逐步作了修正”的史实有①隋唐三省六部制 ②宋二府三司 ③元行省制度 ④清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但他正视中国的问题,则超越了杜威。他在群众教育运动方面非常积极,为工人和贫民办夜校。他展开“小先生”运动,让文盲学好后以他们的新知识教育其他文盲。对于1927 年的反共产主义分子来说,这就好像一颗政治炸弹一样。在城市里搞群众教育被视为叛逆而遭禁止,陶行知就到农村进行教育和推行农村复兴计划。美国的进步教育推行现成的学校制度,陶行知则发现中国普通群众只能在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农村、家庭和车间的所在地受教育。在所有美国训练出来的教育者中间,陶作为一个穷人出身的人异常地同情普通人民的需要,而这终于使他比别人更接近中国共产党。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  以我愚见,匪无非是那些自以为正统的人给和他们立场不同或反对他们所作所为的人乱扣的帽子……俺觉得最好笑的事情还是有些人自己明里暗里干着土匪的勾当,却诬蔑善良可爱的人是“匪”,偏要要拿冲锋枪去剿“匪”扮正义!                        

——陶行知《剿匪与造匪》(1932年发表于《申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孔子和陶行知在教育领域贡献的异同。(8分)

(2)根据上述材料,评价陶行知。(7分)

 

查看答案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我们对待国外重大行为的准则是在扩大我们的商务关系的同时,应尽可能少与他们发生政治上的牵连”。

——1796年9月7日,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宣布退出政坛时发表的《告别词》

材料二  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前后,罗斯福总统多次向国会提出修改中立法。国会经过长期争论,于1939年11月3日通过修正的中立法,废除武器禁运的条款,允许交战国在美国购买军火,但实行“现购自运”(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原则。

——百度百科《美国中立法》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的什么政策?在二战前夕有何具体表现?带来了何种恶果?(6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美国的外交态度发生何种变化?该变化对二战中欧洲战场和亚洲战场各有何影响并说明原因?(9分)

 

查看答案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909年,由严复翻译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名著《法意》(即《论法的精神》)第七分册(也是最后一册)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问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其(清政府)法与令如猬毛而起……(游欧时)尝入法庭,观其听狱,归邸数日,如有所失……非徒司法折狱之有术……有辩护之律师,公听之助理,抵暇蹈隙,曲证旁搜。                                     ——严复译《法意》(《论法的精神》)序言

材料二  律之所定为罚锾者,贫富皆罚……惟教育深,故虽细民知自重,知自重,故示之以辱,其效深于以刑也。……自天子至于守宰,皆以一身而兼刑、宪、政三权者也,故古今于国事犯无持平之狱。                               ——严复译《法意》

材料三  法犹器也,犹道涂也,经时久而无修治精进之功,则格扞芜梗(荒芜阻塞)者势也。……往往见外国一二政利,遂嚣然欲仿而行之,而不知其立法本原之大异。

——严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严复翻译《法意》的主要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严复的法制思想,并逐一评价。(9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