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马克思指出:“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

马克思指出:“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材料中“强大的革命”

A.根源于近代民族矛盾的激化           B.形成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C.提出的某些思想具有近代化因素       D.促进了传统小农经济的瓦解

 

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可知,这场“强大的革命”的推动因素是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其表现形式有宗教的、王朝的、民族的,结合所学可知,是太平天国运动。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A错误;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形成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B错误;太平天国政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意在维护落后的小农经济,而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故D错误,选C。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中世纪,自然灾害、疾病和饥饿时常降落到人们的头上,现实的苦难与关于“上帝之博爱”的说教严重冲突。因此近代技术革命承担了表现上帝之博爱的责任,正因为如此,“技术的革新常常被看作是基督教复兴的组成部分,其原因恰恰是技术革新减轻了手工劳动的沉重负担。”这说明

A.教会对科学研究的肯定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进步        

B.中世纪的科学研究受到了宗教的排斥和鄙视

C.归于上帝的荣耀成为当时技术革命的主要动机

D.基督教的复兴运动是近代技术革新的重要前提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余之考察教育,所兢兢于心者不敢忘一‘我'字。……所发第一念‘于我之比较如何',第二念即'我之对此当如何'。” ,“(中国的教育)乃纯乎为纸面上之教育。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改良之道)不独须从方法上研究,更须在思想上研究”。

--1916年黄炎培《东西两大陆教育不同之根本谈》

材料二 1917年5月6日,黄炎培与蔡元培、张元济等48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研究、试验、推行职业教育的全国性团体中华职业教育社。1918年8月20日,在上海南市陆家浜创立了中华职业学校。这个学校开设的科目与一般学校大不同,设木工、铁工、珐琅、钮扣四科,并附设工厂。后来又添设土木、留法勤工俭学、染织、师范、商业等科。这些专业大都是社会所急需,也是热门专业。

--肖伟俐《大家风苑》

(1)根据材料二概括,黄炎培在“改良”教育方面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有何特色?(6分)

(2)根据材料,你怎样认识黄炎培的教育思想。(9分)

 

查看答案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条 ……德国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彼此同意放弃它们对于因为战争而担负的费用以及因为战争损失而要求赔偿的权利……

第二条 德国放弃其对俄国主张目前为止由于对德国国民或其私权以及德国及各邦的权利适用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法律和措施而可能产生的要求,以及可能由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或它的代表人对德国国民或其私权所采取的其他措施而产生的要求……

第三条 德国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的外交和领事关系应予立即恢复。双方对于接纳领事的条件应以专门协定予以规定。

第四条 双方政府并同意,一方居住在另一方领土内的国民的法律地位和相互贸易和经济关系一般规则的建立,应按最惠国原则予以实现。……

第五条 两国政府在应付两国经济需要方面,应以彼此亲善的精神进行合作。……

--摘自《拉巴洛条约》(1922年4月17日)

(1)根据材料,概括条约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德签订该条约的原因。(9分)

 

查看答案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849年3月28日,法兰克福议会……通过并颁布了帝国宪法,即所谓《法兰克福宪法》,并选举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为帝国皇帝。根据宪法,德意志帝国由36个邦组成,各邦在内政上独立;帝国首脑称为“德意志人的皇帝”,拥有任命内阁、宣战、媾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帝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由两院组成,下院称人民院,每三年经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选举产生,上院称国家院,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通过的法律皇帝不能否决,只能拖延执行。

但威廉四世却拒绝承认该宪法和接受皇冠,其他一些大邦尤其是南德诸邦也拒不承认它。在此情况下,法兰克福议会……在全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维护帝国宪法运动“。然而,当广大人民通过浴血奋战来保卫帝国宪法的时候,法兰克福议会中那些软弱的资产阶级议员却并没有与革命人民站在一起进行斗争,而是仍寄希望于普鲁士国王。5月14日,普鲁士全权代表来到法兰克福,要求把帝国执政的位子移交给普鲁士国王,并宣布该议会通过的一切法律包括宪法无效。……在各邦政府军和普鲁士军队的联合镇压下,这场“护宪运动“很快就失败了。

--蒋锐《德国宪政民主制度的曲折发展》

(1)根据材料,分析《法兰克福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6分)

(2)1849年的宪政尝试失败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元明清中央王朝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推行土司制度,由中央政府指定当地少数民族的部族首领充任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级官吏,以统治少数民族,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维护中央王朝在这些地区统治的作用。但其弊端也日益显露,土司的世袭性造成割据势力的事实存在,土司间为争夺领地、承袭权而仇杀、内讧,于是明朝廷在一些矛盾比较突出的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流官的任免、升迁、调遣均由中央政府决定,不能世袭。同时丈量土地,额定赋税,设兵防守等。但明朝在推行这一政策时,由于受到土官的抵制而不断反复。清雍正帝时,管云贵总督事鄂尔泰上奏折,建言改土归流,并拟定了实施方针,雍正帝全部批准他的建议。在雍正帝的指导下,鄂尔泰、张广泗、哈元生等督抚提督努力推行改流政策,到雍正八年(1730),云贵地区基本完成了改土归流,湘、鄂、川地区,到雍正末年、乾隆初年亦告完成。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土官与流官的区别。(8分)

(2)简析改土归流的历史作用。(7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