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主线,在五四之后其刚萌生为一个学科时就有不同观点。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学者注重从近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近代化就是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的工业文明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这是整体的社会运动和社会飞跃,革命以及政权鼎革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摘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发展主线研究》
评材料中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对于英国外交,基辛格博士曾深有感触,认为其“具有适应环境变化而调整自己的不寻常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8年10月9日,在保守党的年会上丘吉尔正式抛出其“三环外交”的方针。他说:“当我展望我国未来时,我认为,在自由民主国家中存在着三个大环。……对于我们来说,第一个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我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域以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大环是并存的,如果它们连结在一起,就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或联合的力量足以推翻他们,或者甚至向它们挑战。……我们是在这三个大环中都占一大部分的唯一国家。事实上我们正处在连结点上。这个岛位于许多空中航线的正中心,我们有机会把他们全部连结在一起”。
——汉里德,奥顿《西德、法国和英国的外交政策》
西欧六国在建立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共同体时,都没有忘记战后竭力鼓吹欧洲联合的英国,它们邀请英国参加进来,……但却被英国拒绝了。……丘吉尔曾用“with”而不是“of”来形容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他说:“我们有我们的梦想,有我们的任务。我们与欧洲大陆相联,但并不包容在里面。我们是和欧洲在一起,而不是属于它。我们同它利益与共,但并不被它吸纳。”
——《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降到第五位,增长率直线下降。……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英国于1960年1月为了抵制六国经济共同体而组织的非欧共体国家的七国自由贸易区)也远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英国从七国贸易中得到的好处根本比不上它不参加欧共体所带来的损失。欧共体六国之间由于互减关税,实行了人员、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其经济迅猛发展,远非英国所能比。美国对欧洲的投资的重点也转向欧共体。……法国打算把欧共体变成一个经济政治共同体的想法更让英国寝食难安。此时英联邦对英国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随着欧共体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英国的均势政策也失去了存在的依据。……英国决定向欧共体寻找出路。1961年9月正式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
——《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提出“三环外交”方针的背景及其主要目的。(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欧共体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邦(Eric J.Hobsbawm)说:“若无十九世纪资产阶级社会的解体在先,势无十月革命以及苏联的成立在后。”又说:“发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成为一条全球性的可行之路。”依据这样的陈述,下列何者是最恰当的理解?
A.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B.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C.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
D.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
在高考历史备考专题复习中,如果老师要同学们对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那么你认为下面各项中不够准确的是
A.从君主专制变为共和体制 B.从专制主义到政治民主
C.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D.从封建神学到科学理性
抗日战争胜利后,出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利契机,其主要表现为
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②结束了外来侵略威胁,消除了战乱对经济发展造成的破坏
③各党派进行政治协商,有利于推进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④人民革命力量发展,为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准备了条件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列是《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对该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 |
总人口 |
农村人口百分比 |
城市人口百分比 |
英国(1851年) |
约1800万 |
48% |
52% |
法国(1851年) |
约3600万 |
75% |
25% |
美国(1850年) |
约2300万 |
87% |
13% |
A.19世纪中期英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
B.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C.垄断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
D.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