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欧真的衰落了吗?以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欧真的衰落了吗?以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而言,西欧的地位无疑是一直在下滑的。这样的下降是伴随着欧洲之外的一些国家的崛起而出现的,这些新崛起的国家成了世界经济的新的参与者,比如,美国、日本、印度和中国等等。但是,这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西欧落后了,因为,在这种下降的后面,是西欧经济发展自身的协调性和全面性更强了。在协调性和全面性方面,西欧恐怕在许多方面至今仍领先于世界,它在近几百年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精华,比如科技、制度和社会的规范,甚至社区文化,至今仍在全世界流行,并被认可为先进的东西。正因如此,“西方”概念已经超越了地理空间,成了“先进”代名词流行在非西方国家中,甚至是后者的目标。

——摘编自孔寒冰《西方真的衰落了吗》(2007年11月16日《环球时报》)

英《经济学人》杂志刊登14页的封面故事《中国崛起之威胁》。这篇报道的作者爱德华·卡尔在特别报道的开篇用“卧薪尝胆”的典故比喻了中国的发展。文章详细地讲述了中国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如何以阶下囚的身份卧薪尝胆,最后击败吴王夫差的故事。

中国自鸦片战争后,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今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与家喻户晓的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如出一辙。

报道称,勾践的典故用来比喻中国再恰当不过了,而且这也解释了很多人对于中国的发展感到“威胁”的原因,他们害怕受到中国的“报复”。但实际上,中国专心搞经济建设,选择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通过许多方法努力去安抚这个焦虑的世界:不断承诺崛起会和平进行,通过平等谈判解决与邻国之间的领土纷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到联合国维和任务及国际救援中去。

哈佛大学学者保罗·科恩认为,当今的中国虽然是勾践卧薪尝胆的典型例子,但是这个“勾践”只是在自我发展和奉献,而不是为了报仇雪恨。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2月10日

西方衰落了吗?中国崛起了吗?大国的兴衰,是渐进的,还是突然的?评材料中关于西方衰落和中国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①观点明确,须有概括性表述;②史实准确,能充分支持观点;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观点明确,表述较充分;②史实基本准确,尚能支持观点;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O分)①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  ②史实不准确或无史实;  ③表达不清。 参考答案: 观点一:西方已经衰落了。 史实:西欧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一直下滑;西欧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下降,以欧洲为主导的国际格局让位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美国、日本、印度和中国等国崛起冲击。 观点二:西方并未衰落。 史实:西欧经济发展自身的协调性和全面性的逐渐增强;西欧的科技水平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西欧开创的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和社会规范仍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借鉴采用;欧盟仍是当今世界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 观点三:虽然西欧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一直下滑,但并不能说明西方衰落了。 史实:参照观点一、二。 观点四:中国的崛起:现代中国迅速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中国崛起会给中国和世界带来难以估计的发展机会;中国发展的成功就是世界发展的成功,反之,中国发展的失败就是世界发展的失败。中国在谋求和平崛起时,首先要敦实崛起的国内基础。中国的崛起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就本题而言,可以认为西方已经衰落了,也可以回答西方并未衰落。当然也可以取折中的观点,但是不管选择的是哪一种观点都要进行详细的论证。 考点: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西欧经济地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福建“民安土乐业,……无凶年之忧”。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纺织、陶瓷、制茶、造船、冶炼、造纸、印刷等业都有长足的进步。宋朝廷大力鼓励商人出海经商,招引外商来华入贡、贸易。嘉祐年间(1056~1063年),福建对外贸易大增,“舶商岁再至,一舶连二十艘,异货禁物如山”。宋初虽严禁与高丽(今朝鲜半岛南部)、倭国(今日本)通商,但泉州一些海商仍以瓷器、丝织品等暗地私贩高丽。南宋时期,与福建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达50多个。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英、美、俄等国在福建开设的洋行攫取了福建茶叶出口的经营权,福建茶商收购的茶叶只能卖给洋行经营出口。英、美洋行甚至通过买办直接到福建茶叶产地,向茶农贷款,控制和剥削茶农。这一时期茶叶在出口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咸丰三年(1853年)起,洋行贩运茶叶出口日增,全省出口总值也不断增长。自同治三年(1864年)至光绪七年(1881年),全省年均出口量达70万担左右,光绪七年出口量高达90万担,这时期茶叶出口值约占全省出口总值的90%以上。19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茶叶大量兴起,并以其优质与华茶竞争,福建茶叶生产和出口遭到沉重打击,出口量从巅峰急剧跌落。到20世纪初,跌入低谷,只有10万多担,几乎被挤出国际市场。

材料三 

    福建出口总值在全国所占的比例      福建外贸出口值占本省GDP的比重

年 份

比 例

年 份

比 例

1952年

0.3%

1955年

0.79%

1978年

1.9%

1975年

5.10%

1988年

3.9%

1985年

7.55%

1990年

4.3%

1990年

25.43%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福建对外贸易的特点。(8分)

(2)鸦片战争后,福建对外贸易出现什么新变化?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2分)

(3)联系材料三中的数据变化,谈谈你对这一时期福建对外贸易发展的认识。(5分)

 

查看答案

中西文化论战中,观点异彩纷呈。以后的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证明,以下论点中相对客观的是

A.杜亚泉:“(中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B.《新青年》:“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

C.陈独秀:“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D.李大钊:“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长,济吾静止文明之穷。”

 

查看答案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文中说:“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是人们无法否认和拒绝的现实,总的来说它有利于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仅仅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国家间消费和福利不平等加剧的问题。在一国范围内,是靠民主政治和福利国家来平衡和制约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还没有一个类似的机制。”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            B.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

C.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            D.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查看答案

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出现经济区域集团化

B.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

C.社会主义苏联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抢占世界市场

D.经济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进行激烈的经济贸易战

 

查看答案

约翰·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它”的第一个职能是:“……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这里的“它”是指

A.议会              B.法院            C.内阁           D.总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