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消费资料的工业产值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比重逐年下降

B.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

D.在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B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的数据可以分析的出,中国近代的工业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比例严重的不协调,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故选B。A项错误,说的是材料的现象,并非本质;C项错误,工业布局的问题材料并未体现;D项错误,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的情况材料也未体现。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 精耕细作        B. 男耕女织          C.千耦其耘           D. 集约经营

 

查看答案

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由此表明

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查看答案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苏联解体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的主要内容是

A.废除农奴制度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

 

查看答案

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他强调的是

A.民主性原则         B.司法独立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             D.分权制衡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