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努力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形成...

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努力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目标。回顾30多年对外开放的历程,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扩大对外开放,融入世界潮流的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措施

典型代表

意义

经济特区

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黄金海岸”,有力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活力。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等地区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上海浦东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4分)

区位优势是什么?我觉得它应该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依托的国际与国内市场及所处的交通、能源大环境等方面。毗邻港澳(或面对台湾)、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是中央对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我国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

——摘自罗木生《区位优势对经济特区的影响》

(2)根据材料指出我国对外开放为什么首先选择在广东、福建两省试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2分)

(3)英国《卫报》曾发表了题为《如果20世纪止于1989年,那么21世纪则始于1978年》的文章。作者马丁·雅克提出 “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2分)

 

(1)①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分)②烟台、青岛;(1分)③沿海经济开放区;(1分)④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1分) (2)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4分)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2分)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此后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并逐步融入世界,影响了世界格局,成为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分析表格,这一问实际主要考查史实,考查学生对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过程的了解和掌握。可联系所学解答,如:①经济特区的典型代表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②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典型代表有烟台、青岛等。③④也分别依据史实回答。 (2)分析材料,叙述了许多广东、福建两省作为对外开放首选地的优势,如:毗邻港澳(或面对台湾)、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等。第二小问可从我国开放进程和开放的地理布局分析,如:从经济特区到14个沿海开放城市,再到沿海经济开放区等体现了从点到线再到面的特点,既有经济特区,又有开放区和开放城市,体现了多层次、有重点等特点,从空间格局和开放程度来说是全方位的。 (3)分析材料,马丁·雅克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实际上是在肯定中国的改革开放,解答此题时就应该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对世界的重大影响角度考虑。如: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成为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经历了漫长的马拉松式的谈判之后,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签字仪式终于在2001年11月举行。这意味着

A.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揭开了序幕

C.美国丧失了经济霸主地位

D.中国开始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查看答案

1967年欧共体成立,其成员国除了法国、意大利、卢森堡三国外 ,还有

①联邦德国  ②荷兰   ③英国    ④比利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80年代初增加了两倍。其中,80%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在这个方面跨国公司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仅有20%是在国内进行。

                              ——以上资料均摘自孙颖、黄光耀编的《世界当代史》

材料三:2005年12月,香港承办世贸部长会议,全球几千名反全球化人马随之纷纷杀到,用特区政府的话叫做“展现世界示威文化”,有人说反全球化运动已经“全球化”(见下图)。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中代表哪些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成立说明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种趋势?(2分)

(3)你如何看待“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运动。(4分)

 

查看答案

(10 分)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 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  ……(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  ……虽然纽约本 市已经有 100 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  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 ~ 1984 年度)(单位:英镑)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冶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5分)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查前清官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光复以后,闻中央各地方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临时大总统关于革除前清官厅称呼致内务部令》

请回答:

(1)请概述材料内容。(不得摘抄原文)(5分)

(2)说明了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分)

(3)中华民国颁布上述法令有什么进步意义?(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