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时期景德镇曾流传一首歌谣:“坯房佬,坯房佬,淘泥做坯双手搅,弯腰驼背受煎熬,...

明清时期景德镇曾流传一首歌谣:“坯房佬,坯房佬,淘泥做坯双手搅,弯腰驼背受煎熬,死了不如一根草。” 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坯房把握泥料性能和泥坯厚度     

B. 瓷工们要用手控制泥量

C. 瓷工们干一种重复的劳动,有的甚至连体形都有改变 

D. 坯房是不够重要的一个工种 

 

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主要是说的瓷器制作过程中的一些程序以及工匠们的生活的问题。根据材料可以分析的出在制作瓷器的过程中坯房把握泥料性能和泥坯厚度,瓷工们要用手控制泥量,瓷工们干一种重复的劳动,有的甚至连体形都有改变,因此ABC项都符合题意。D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工匠们待遇差,劳动强度大,并非说的是坯房是不够重要的一个工种。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的手工业·制瓷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记•周本纪》:“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襄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下列与材料中所体现的分封对象最为一致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C.“太公望封于齐”      

D.“微子启,是殷朝帝乙的长子,帝纣的庶兄。……周封微子启于宋”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馀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来未有之强敌。……总之,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

——李鸿章1874年《筹议海防摺》

材料二  但设海防衙门于近畿,(沿海)七省防务仅以一重臣主之,无论东自奉、锦,南暨台、琼,首尾延袤万馀里,非一人之力才精神所能贯注;而形隔势禁,既无长驾远驭之方,亦开外重内轻之渐,其事可暂而不可久也。查泰西各国,外部、海部并设衙门于都城,海部体制与他部相埒(同等)……且海防二字,顾名思义不过斤斤自守,亦不足以张国威而詟敌情。鄙见外患如此其亟,时势必须变通。应请径设海部。              

——李鸿章1884年《请设海部兼筹海军》

(1)根据材料一,分析李鸿章筹议海防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李鸿章的海防观。(9分)

 

查看答案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60年来,美国对待朝战和朝鲜的政策可用“集体遗忘,继续敌视”概括。在美国军事史上,朝鲜战争属于“被遗忘的战争”……二战后美国对外战争多多,三年朝战,长度不及越战的三分之一,辉煌不及数月的海湾战争,国民记忆中的自然难有其位……美国政府大事化小,把朝战定义为“警察行动”,以绕过国会审理、宣战的“麻烦”。然而越战也定义为“警察行动”,美国人何以念念不忘……朝战时期美国传媒主要以文字和广播方式报道战事,而彩电在七十年代越战高峰时期开始普及。当时美军的监管系统还未反应过来,电视记者们已开始从越战前线实况发布战地消息。美军方后来抱怨说,越战不是输在战场,而是葬送在美国家庭的客厅里。

——刘平《被遗忘的战争》

材料二  1995年,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越南战争时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女塑造任何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麦克纳马拉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多年来对“朝战”集体失忆的原因(6分)

(2)举例说明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表现。这些 “错误”有什么影响?(9分)

 

查看答案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英夷船炮在中国视为绝技,在西洋各国视为平常。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西人)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致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

(1)概括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同点(6分)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变化及其原因(9分)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汉武帝)征伐四夷,国用空竭,兴利之官自此始也。……元封元年,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管天下盐铁。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以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注:雇运之费),乃……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 

——《通典·食货典》

材料二 今天下财用,窘急无余;典领之官,拘于弊法。……远方有倍蓰之输,中都有半价之鬻。……宜假以钱货,继其用之不给,使(发运使)周知六路财赋之有余而移用之。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亡,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庶几国可足用,民财不匮矣。 

——《宋会要辑稿·职官》 

(1)根据材料一、二,从背景与方式两个角度比较西汉与北宋实行均输法的相同之处。(7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均输法实施的作用。(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