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致命伤。...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下列原因表述确切的是

①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

②我国文化是士大夫的生命线

③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

④中国当时缺乏具备改革魄力的精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解析】 试题分析:“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并没有抓住机遇,勇于改革。究其原因,是中国人受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过于保守,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多是皇帝的奴仆,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但是④说法过于绝对化,如林则徐、魏源等人就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变革主张。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的局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下列观点与此相似的是

A.“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B.“人皆可以为尧舜”

C.“涂之人可以为禹”                                                          

D.“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 ”

 

查看答案

朱或的《萍州可谈》记载:“本朝贵人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择婿’。亦有婚钱,谓系提钱,盖与婿为京索之费。近岁富商庸俗与后藏者嫁婿,以饵士入,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对上述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已名存实亡

C.商业发展繁荣,商帮出现                              D.婚姻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查看答案

翦伯赞在论及史料与历史研究时说:“研究历史,固然要有正确的科学方法,但方法的本身,并不就是历史,也不会自动地变成历史。”“不钻进史料中去,不能研究历史;从史料中跑不出来,也不算懂得历史。”他所强调历史研究应该

A.历史研究应轻方法,重史料                                 

B.历史研究方法和史料地位同样重要

C.历史研究把史料和方法合二为一                         

D.历史研究应该认真钻研史料

 

查看答案

避讳为中国特有之风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曰:“正音政,周正建子之正也,后以始皇讳,故音征。”《史记·封禅书》:“野鸡夜雊。”注:“雉也。吕后名雉,改雉为野鸡。”据此判断,自周以来实行避讳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儒家伦理纲常                        B.维护中央集权统治

C.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D.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列宁全集》

材料二  1920年1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发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列宁强调要通过租让制发展苏俄经济改善工人生活,同时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

——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世界通史》现代卷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材料一中列宁所说的“同下层脱离的的经济政策”和“实行退却”的经济政策分别指的是什么?苏俄后来实行的“退却”的经济政策有何历史意义?(9分)

(2)材料二中列宁和邓小平的提出的经济政策的共同着眼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和邓小平在这些经济政策上共同的成功经验。(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