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威廉二世性...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威廉二世性情冲动,头脑僵化,虽然勤勉、诚恳和具有爱国心,却是理想多于实际,爱慕虚荣,向以独裁者自居。他即位不久就宣布:“这个国家只能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他很希望成为一个超级军阀,虽然他使自己的国家在二十六年中没有投入战火,可是他的许多荒谬言论却早已足够使他在国际政治中成了一只斑螫。1890年,他罢免了俾斯麦;第二年法国因为害怕这位德国的新主人,开始与俄国谈判,终于在1893年签订了防御性的同盟条约。

材料二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

英国

沙俄

法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14

2.6

6

16

1

38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3350

1740

1060

290

30

30

殖民地人口(万人)

39350

3320

5550

1230

1920

970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6分)

(2)有人认为,没有威廉二世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请结合材料2对此观点加以评述。(6分)

(3)综合材一、二,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1)历史原因:德国保留了普鲁士王朝的军国主义传统,侵略性极强。(3分)现实原因:德国名义上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质上德皇权力依然至高无上,且德皇威廉二世好大喜功,热衷于争夺欧洲霸权。(3分) (2)这个观点是片面的。(1分)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世纪初,德国的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德国迫切需要获得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地位。(4分)因此,即使没有威廉二世,德国也会发动战争。(1分) (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原因要结合德国完成统一的方式来分析,现实原因则主要从威廉二世的个人因素方面进行分析。 (2)为观点论证题,作答时应注意史论结合。 (3)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武昌起义后,还在由美归途中的孙中山就宣称:“此后社会当以工商实业为竞点,为新中国开一新局面。”他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时候和辞职以后,更积极倡导实业,认为“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1912年,孙中山除筹设中华实业银行作为“振兴实业之总机关”外,并兼任全国铁路督办、中华民国铁道协会会长、上海中华实业联合会会长、永年保险公司董事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张謇还明确将振兴实业与国家存亡相结合,认为振兴实业的根本目的在于救国与救民,提出“天下将沦”,唯实业和教育“有可救亡图存之理”。只有依靠发展实业,才能改变中国积弱积贫的现状,培植抵抗外侮的能力。……实业救国也是张謇以状元身份投身工商实业的内在驱动力。张謇在《东游日记》中提到,早在1886年他就有了振兴实业须由士人率先倡导的想法,但真正下定决心“以身饲虎”,将振兴实业的思想化为实际行动,以一介书生投身实业,却是在“大魁天下”两年后,即1896年。

——《历史研究》2012年第5期

⑴据材料一回答:孙中山在民生方面有哪些具体实践。(6分)

⑵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孙中山和张謇实业思想的相似之处。(9分)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由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保护,从80年代中期起,在日本出现了早期工业革命的热潮。工业革命席卷一切工业部门,而以纺织业为重点的轻工业发展特别迅速。在1885——1890年的短期内,棉纺织厂就从20个增加到30个,纱锭也从7万个增至28万个。棉纱的产量也增加大约8倍。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织品进口国变成一个棉纱出口国。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它们于不知不觉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但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终究是一种畸形物。因“官督”而涌来成串总办、会办、帮办以及腐朽的官场习气、由此而产生了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深刻矛盾。它所带来的垄断性抑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这又造成了民族资本主义萌生和发展的困难。两者的矛盾是时代的矛盾。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⑴据材料一回答:该材料反映了日本怎样的经济状况,以及产生的原因。(8分)

⑵据材料二回答:中国洋务企业中民用工业性质,形式,以及和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的关系。(7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的扩张促进了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和西方化。这些社会的政治领袖和知识领袖用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对西方的影响做出了回应:

日本从1542年第一次同西方交往到19世纪中叶,实质上遵循了拒接主义的路线。它只允许有限的现代化形式,如获得火器,但严格禁止引进西方文化,包括最引人注目的基督教。西方人在17世纪中叶全部被驱逐。这一拒绝主义立场由于日本1854年在美国海军准将柏利的压下被迫开放门户和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全力学习西方而告终。

现代化是可望的和必要的,本土的文化与现代化不相容,必须抛弃或废除;为了成功地实现现代化,社会必须完全西方化。现代化和西方化必须相互加强,而且必须相辅相成。这一方法以19世纪末一些日本和中国的知识分子的论点为典型,他们认为,为了实现现代化,他们的社会必须放弃其传统语言,而采用英语作为国语。

第三种是试图把现代化同社会本土文化的主要价值观、实践和体制结合起来。可以理解,在非西方的精英中,这种选择一直是最流行的。在中国的晚清时期,人们提出了一个口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日本,口号是“日本的精神,西方的技术”。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世界秩序的重建》

根据材料简要评述一种或几种观点 。(12分)(要求:围绕材料任选一种观点进行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牧群须人照管,其重劳力愈甚,而掠夺之风亦益烈。只有农业是源于搜集的,最初本是女子之事。低级的农业,亦率由女子任其责。其后逐渐发达,成为生活所必资。此时经济的主权,操于女子之手。土田室屋及农具等,率为女子所有。部族中人,固不愿女子出嫁;女子势亦无从出嫁;男子与女子结婚者,不得不入居女子族中,其地位遂成为附属品。所以社会上有许多公务,其权皆操于女子之手。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材料二  近代中国女学的产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西方殖民主义和中国民族主义的较量及互动。大致而言,自1844年第一所女学成立后,女学迅速成为一个具有公共性和公开性的议题。所谓公开性,是指女学成为一个在由各种媒介所组成的网络之中被呈现的对象,从严肃的的报纸到以消遣为主的小报,从文字、画报到戏剧等等,诸如“国民之母”、“女英豪”、“女界现形”等言论、形象铺天盖地而来。所谓公开性,是指因女学引发的女性移民而导致的结果。很多接受家学或者学校教育的中上阶层女性,在近代民族主义和女学发展议题宏达叙述的激励下,迁移到女学尚不发达的地区——如从沿海通商口岸到内陆,从南方到北方等,成为女教习或者女学生。当她们穿梭往来于城市之中或城市之间时,也成为城市中引人瞩目的一道风景线,处在整个社会的凝视之中。

——《近代史研究》2013.第1期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曾使某些妇女离开了“室内”经济,投入到“室外”雇佣经济之中。随后,妇女便从公共学校的创办中得到好处,在这里她们能和男学生们一起接受教育。到20世纪初,妇女开始赢得选举权。1900年,只有一个国家的妇女在全国大选中赢得了公民权;到1950年,69个国家的妇女可以参加选举;到了1975年则是129个国家。今天,除少数几个阿拉伯国家(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南非——这里,占人口大多数的黑人男女是没有选举权的——外,妇女实际上在世界各地已拥有选举权。不过,20世纪上半叶,妇女还没有获得多少进入投票站的机会。更直接和更痛苦的事件如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似乎使妇女的问题显得无足轻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解放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铲除了男女不平等,妇女受压迫的经济根源。在我国的宪法以及有关选举、劳动、教育和婚姻家庭等一系列法律、法令中,都贯彻了男女平等的原则,并且特别注意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问题。建国三十多年以来,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和家庭生活中,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由于历史上造成的种种原因,男女两性的实际地位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从法律上的平等到事实上的平等还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实现妇女的彻底解放仍然是我国人民的一项重要任务。

——百度网

⑴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原始社会女子有何权利,地位如何,由什么因素导致的?(10分)

⑵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女学产生原因和特点。(8分)

⑶据材料三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妇女权利变化。(3分)

⑷结合材料四,谈一谈你对当今妇女权利、地位现状的认识(4分)

 

查看答案

工业革命完成后,流行一种思潮,在文学上主张用客观的眼光来观察和重现世界的本来面目,在画法上不像前人那样精雕细琢和追求形式上的完美。下列文学作品不符合这种思潮的是

A.《安娜·卡列尼娜》  B.《欧也妮·葛朗台》 

C.《美国的悲剧》      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