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经说:“需要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更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一句话,走团结和民主的路线,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 ……我们主张在彻底地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对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我们把这样的国家制度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这段话出自
A.《论持久战》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
史载明代内阁“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
①协助皇帝处理国政②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
③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据史书记载,宋真宗景德年间昌南镇的瓷器作为贡品进贡朝廷,贡品的底部写有“景德年制”的落款。“其器尤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由此可以看出景德镇
A.当时就已经成为著名的瓷都 B.以冰裂纹瓷器最为出名
C.是当时的著名的五大名窑之一 D.以瓷器进贡皇室而得名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他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毋需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虽然人具有处理他的人身或财产的无限自由,但是他并没有毁灭自身或他所占有的任何生物的自由。……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
——摘自洛克《政府论》(下)
材料二 19世纪初,伦敦某工厂因老板拖欠工资并擅自扣留工人的私人物品,愤怒的工人开展罢工,并阻断工厂所在街区的交通。有些工人爬上高楼,威胁要跳楼自杀,一些人趁乱砸坏工厂及附近街区的许多房子……
——摘自《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1)概述材料一的基本主张。(8分)
(2)依据材料一的观点,对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加以分析。(7分)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威廉二世性情冲动,头脑僵化,虽然勤勉、诚恳和具有爱国心,却是理想多于实际,爱慕虚荣,向以独裁者自居。他即位不久就宣布:“这个国家只能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他很希望成为一个超级军阀,虽然他使自己的国家在二十六年中没有投入战火,可是他的许多荒谬言论却早已足够使他在国际政治中成了一只斑螫。1890年,他罢免了俾斯麦;第二年法国因为害怕这位德国的新主人,开始与俄国谈判,终于在1893年签订了防御性的同盟条约。
材料二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 |
英国 |
沙俄 |
法国 |
德国 |
日本 |
美国 |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
14 |
2.6 |
6 |
16 |
1 |
38 |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
3350 |
1740 |
1060 |
290 |
30 |
30 |
殖民地人口(万人) |
39350 |
3320 |
5550 |
1230 |
1920 |
970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6分)
(2)有人认为,没有威廉二世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请结合材料2对此观点加以评述。(6分)
(3)综合材一、二,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武昌起义后,还在由美归途中的孙中山就宣称:“此后社会当以工商实业为竞点,为新中国开一新局面。”他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时候和辞职以后,更积极倡导实业,认为“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1912年,孙中山除筹设中华实业银行作为“振兴实业之总机关”外,并兼任全国铁路督办、中华民国铁道协会会长、上海中华实业联合会会长、永年保险公司董事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张謇还明确将振兴实业与国家存亡相结合,认为振兴实业的根本目的在于救国与救民,提出“天下将沦”,唯实业和教育“有可救亡图存之理”。只有依靠发展实业,才能改变中国积弱积贫的现状,培植抵抗外侮的能力。……实业救国也是张謇以状元身份投身工商实业的内在驱动力。张謇在《东游日记》中提到,早在1886年他就有了振兴实业须由士人率先倡导的想法,但真正下定决心“以身饲虎”,将振兴实业的思想化为实际行动,以一介书生投身实业,却是在“大魁天下”两年后,即1896年。
——《历史研究》2012年第5期
⑴据材料一回答:孙中山在民生方面有哪些具体实践。(6分)
⑵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孙中山和张謇实业思想的相似之处。(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