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在他的名著《仁学》中将...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在他的名著《仁学》中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但却要求“冲决”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B.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

C.“托古改制”为维新创造历史依据                    

D.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B项错误。维新派借助儒家学说宣传变法,而不是否定传统文化,A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D项错误。 康有为在宣传维新变法的过程中借助于传统文化进行,“托古改制”是其特点。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B.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C.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D.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   

 

查看答案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卷十六中提出“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之弗贵,而积粟者闭籴,则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B. 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的流通

C. 实行农商并举的惠民经济政策                   D. 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查看答案

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以下各项是对苏东坡这一总结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A.古代选官制度大致可分为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等阶段

B.夏、商、西周时,享有受教育及从政资格的主要是贵族

C.“以客出仕”成为战国时风行的做官之途径

D.汉代中央官员的选拔主要来自地方郡县长官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上是指

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同时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C.唐中央政治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

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

 

查看答案

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分封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        

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C.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