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对“情”和“趣”的提倡成为明代后期诗文理论突出的现象之一。汤曼祖说“世民为情,情...

对“情”和“趣”的提倡成为明代后期诗文理论突出的现象之一。汤曼祖说“世民为情,情生诗歌”;袁宏道说“世人难得者唯趣”,“入理愈深,然去趣愈远矣”,因此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①与日益僵化的程朱理学的对抗    

②商业发展与市民阶层的扩大

③再现挑战正统,提倡个性的思想活跃局面 

④西方人文主义兴起并传入中国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A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入理愈深,然去趣愈远矣”可以看出这是排斥宋明理学的,因此①项符合题意;从材料“世民为情,情生诗歌”可以看出这是反映的市民阶层的需求,体现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②正确,③项提倡个性与材料“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相符;故选A。人文主义传入我国是在清朝后期,因此④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代文学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易中天的《帝国的终结》写道:“由邦国制度发展面来的帝国制度,曾使我们民族龙腾虎跃,在世界上独步一时;由城邦制度留下的政治遗产,则在千年之后大放光辉,并成为当今世界不同可阻挡之制度。”文中所言“帝国制度”“城邦制度”的主要特点分别是         (    )

A.君主专制 法制至上   B.中央集权 代议民主

C.宗法血缘 直接民主   D.中央集权 人民主权

 

查看答案

《说文解字》中提到“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由此可见,史者应该(    )

A.辩证看待历史现实              B.客观记载历史事实

C.全面记载历史发展               D.公正评价历史事物

 

查看答案

(15分)【近代社会的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他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毋须得到任何人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虽然人具有处理他的人身或财产的无限自由,但是他并没有毁灭自身或他所占有的任何生物的自由。……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            

——摘自洛克《政府论》(下)

材料二   19世纪初,伦敦某工厂因老板拖欠工资并擅自扣留工人的私人物品,愤怒的工人开展罢工,并阻断工厂所在街区的交通。有些工人爬上高楼,威胁要跳楼自杀,一些人趁乱砸坏工厂及附近街区的许多房子……——摘自《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概述材料一的基本主张。(8分)

依据材料一的观点,对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加以分析。(7分)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请回答:

(1)材料中“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6分)

(3)19世纪下半期,俄国、日本、中国三国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各国的近代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时三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要障碍分别是什么?三国的改革对三个国家的君主统治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查看答案

(10分) 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因,总结起来无非是这样几条:生产力的变革、生产关系的调整,政治制度的创新,思想观念的解放,不同文明的交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梁启超1922年为《申报》五十周年报庆所写的文章中有下面这样一段话:

“ 这五十年来中国具体的政治,诚然可以说只有退化并无进化;但从国民自觉的方面看来,那意识确是一日比一日鲜明,而且一日比一日大。自觉,觉些什么呢?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第一种是民族建国的精神;第二种是民主的精神。这两种精神,从前并不是没有,但那意识常在睡眠状态之中,朦朦胧胧的;到近五十年——实则是三十年——却很鲜明的表现出来了……在最近三十年间我们国民所做的事业,第一件,是将外族统治的政治根本铲除。第二件,是将君主专制的政治永远消灭。而且这两宗事业,并非无意识的偶然凑合。的确是由人民一种根本觉悟经过了很大的努力,方才做成。就这一点看来,真配得上进化这两个字了”。

(1)从这段文字看,梁启超对中国的政治发展持什么看法?(4分)

(2)结合“近三十年”的史实说明“这两宗事业,并非无意识的偶然凑合”。(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