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文主义者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攻击禁欲主义,背弃来世观念,放眼现实世界。
——刘明翰《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材料二 18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从而使法国人首次感受到牛顿思维的优势。牛顿的学说证实了在对客观真理的探索中,最可靠的是人的理性,而非信仰。牛顿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他众多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
——《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
(1)据材料一、二,指出法国启蒙运动兴起的条件。(4分)
材料三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材料四 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
——以上两段材料摘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2)比较材料三、四,论证“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这一观点。(8分)
(20分)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在20世纪30、40年代,对中国的报道涉及政治层面的比较多。它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局势的关注,受到国人的瞩目。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2月24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远东四大“元首”:日本天皇、满洲溥仪、斯大林和蒋介石
(1)“远东危机”的含义是什么?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2)《时代》周刊认为这四大“元首”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实际上苏联忙于欧洲事务和国内建设,无暇东顾。对于另外三位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说明理由。(6分)
材料二 1942年6月1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蒋介石
(3)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政府在抗战中有什么积极表现?(4分)
(4)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时代》周刊将以上人物列为封面人物的原因。(4分)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11月11日,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前身)人主办的《民国日报》报道说:“俄京激烈分子突起骚扰推倒克伦斯基政府之报告所怀意见皆谓不过激烈派暂时掌握政权,然俄国之中等社会及哥萨克团必将互相联合而与之反抗,故激烈派之天下仅为一时之现象。由此以观俄国大局,断不致因此次之改变而根本上之动摇也”。
11月14日,《大公报》报道:“克伦斯基总理率军讨逆……俄国叛党之势力如临风之烛,持久有限,俄国人民无不钦仰克伦斯基总理。”
(1)《民国日报》、《大公报》对俄国彼得格勒起义的报道何相似之处?(2分)
材料二 1918年6月17日,《民国日报》社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称布尔什维克为“新派”。同年夏,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示十分钦佩,并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
(2)对于俄国十月革命,材料一、二中《民国日报》的评论有何不同?分析原因。(6分)
材料三 1921年中共“一大”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党采取苏维埃(译为:代表大会)的形式,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我党的首要政策。”
(3)中共在“一大”上提出学习十月革命的哪些成功经验?(4分)
(4)综合以上材料,国共两党都肯定十月革命,其动机是否相同?原因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总结1917—1921年间我国社会舆论对十月革命态度转变的趋势及认识。(6分)
“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青年人都是出生于卫国战争之后,他们被告知自幼生活在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当长为青年人之后又被告知生活在‘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但‘最发达’的社会制度却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活用品;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里,从来没有机会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官僚的子女拥有无可比拟的机会,而普通人家的子女在社会的下层挣扎,连改善命运的机会也极其渺茫。……”上述材料可以反映
①军备竞赛加剧了苏联的经济负担 ②当时的苏联政治经济危机严重
③信仰丧失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腐败问题困扰着苏联社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看下面的材料
|
美国 |
苏联 |
日本 |
欧洲(德 法英意) |
中国 |
1970年 |
1 038 300(1) |
433 412(2) |
202 968(4) |
619 999 |
91 506(8) |
1979年 |
2 562 200(1) |
901 616(3) |
1 007 173(2) |
2 264 188 |
263 190(8) |
*各国(地区)生产总值(世界排名,欧洲四国各占一名次):亿美元,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司 |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欧洲经济一体化成效显著
B.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C.苏联大国地位严重削弱
D.中国GDP地位没变,主要原因是受“文革”的影响
观察下图,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
①控制西欧国家 ②阻止西欧崛起 ③提升英镑地位 ④遏制苏联力量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③④